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角色担当”主题学术漫谈活动

2023-08-18 10:2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于2005年8月15日在湖州市安吉县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国家以多种形式共同聚焦于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生态委”)为响应国家号召,于今日上午举办了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角色担当”为主题的线上学术漫谈活动,活动由生态委秘书长戴晴主持,全国各地20名生态委委员参加了会议。张泉、沈清基、李迪华、郭旭东、陈琳、闫水玉、马向明、展二鹏、汪晓岗、唐晓岚等生态委委员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方向,围绕城市形态与自然过程、基于自然的城市空间解决方案、城市发展与城市洪涝灾害减缓、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发挥、城市规划减碳等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主持人:戴晴 学会生态委秘书长,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泉:用生态方法解决生态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监事

1)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生态环境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类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多大的作用,目前尚存争议;应该怎么做、能够做什么,正在广泛的探索和进展中。

2)自然的变化客观存在、永不停息,这本身就是生态的特征和基本前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天理”。面对当前的生态变化和问题,无需紧张,因其自然;正视生态问题,促进持续发展。

3)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而非单纯从人的角度,从顺应自然的角度而非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物质生活的角度,探寻理解生态的本质和恰当的用途。

4)用生态的方法,而非侧重美学的方法,用低耗低碳的导向而非高档繁华的导向,去解决生态问题,美化完善生态环境。透水混凝土的渗水性能比不过碎石,草坪的海绵作用也不是任何花格式铺地能及。不应把生态等同于景观,尤其不能以景观代替生态。

沈清基:城市发展与城市洪涝灾害减缓

学会生态委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1)有必要认识到洪涝灾害是人类及城市的首要威胁之一。应对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有清晰的认识。

2)研究总结城市发展减缓洪涝灾害的基本原理及实践经验。包括:灾害发生原理、灾害与人关系原理、灾害系统的关联性原理等。

3)认知城市洪涝灾害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包括:循环性(“防灾—减灾—备灾—灾害侵袭—响应—恢复—发展—防灾”的循环过程)、征兆性、爆发性、周期性、环链性、影响性(频次与影响)、可管性等。

4)确立“汛情思维”。汛情思维是指对洪涝的反应、判断、应对等心理活动的集合。汛情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遭遇洪涝灾害时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式、判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应对的有效性;汛情思维是对气候变暖、气候风险加剧的全球趋势的直接的、有效的回应之一。

5)研究城市发展减缓洪涝灾害的顶层设计。在技术层面主要包括:脆弱性评估机制、应急保障预案、城市安全长期规划等。

6)优化城市发展与减缓洪涝的权衡关系。要在提升应对主要灾种的冗余能力和注重韧性的灾后恢复能力之间取得协调的、平衡的关系。

7)建立有利于减缓洪涝的制度。在技术标准、工程设计、法律规定等方面,制定有利于防洪减灾的各项制度并严格实施、适时修正和不断完善。

8)与自然力“保持适当的距离”。要正确认识城市与自然相处及关系发展的规律性机理,不在不适合城市发展的区域(行、滞洪区)建立居民点。

9)提升人力资本。“无智是最大的灾害”“天灾八九是人祸”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本的水平对防灾减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0)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防灾价值。中国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的防灾理念、观念、方法、技术等在现代城市减缓洪灾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有必要予以继承和发扬。

李迪华:生态学是连接科学和社会公众的桥梁

学会生态委委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

1)通过“全国生态日”推动生态学从学术研究和专业应用走向大众与居民生活。

2)大众需要能够改善其生存福祉、提升他们生活水平的“生态”,生态学研究与应用要以能够支持改善地球生态系统健康和人类福祉为目的。

3)生态学是连接科学和社会的桥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与应用为开展多学科和跨领域整合研究与应用创造了知识与方法平台。

4)重视城乡规划与设计项目和工程绩效评估,累积“正确”的生态规划、生态设计、生态工程和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经验。

郭旭东:让城市更生态

学会生态委委员,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角度,从自然地理格局大背景下,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城市的生态作用和地位,顺应自然。

2)规划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智慧,从更好发挥城市功能角度,开展规划设计,让城市更生态。

3)要开展土地政策创新研究,把一些好的规划思想和设计落地,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生机,更加生态。

陈琳:上海高密度城区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实践思考

学会生态委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分院院长

1)生物多样性维护已成为全球城市追求的共同目标。高密度城市区域不仅是人类集中居住的主要地区,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空间。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都位于我们认知中的人类活动密集的“大城市”。

2)高密度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值得关注。当前依然面临着基础调查数据缺乏、栖息地破碎化、市民意识待进一步提升等挑战,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可持续探索:一是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纤维网络,通过规划不同等级的绿廊、绿道、林荫道甚至是“自然之道”,将分散的生态斑块或栖息地串联起来,服务不同生物种群迁移和寄居生存;二是探索更加全面和精细化的生境空间管控机制,针对不同的物种,不同尺度的空间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和特定的设计导则,如引导建筑、公共空间设施建设的生物友好改造;三是加强公民科学家团队培育,建立人与生物共生的信息桥梁。

闫水玉:从城市自然到自然城市——城市生态规划再上新台阶

学会生态委委员,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规划系教授

1)城市化深度发展的当下,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形式(包括数量、空间、过程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立对抗明显,最明显的表现是各类灾害的强度、频率显著增大,由于自然力与人工力有着数量级的差别,城市无论怎样发展,城市还得适应自然。

2)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安全格局等概念,对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帮助,但由于技术、知识、思维、价值判断等的问题,具有局限性,并没有明显奏效,如何从根本上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城市——基于自然的城市解决方案”是可行可信的出路。

3)“自然城市——基于自然的城市解决方案”首先是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基于自然的时空过程格局设计城市,并发挥自然的生态服务功能,这是基本的方法论,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4)目前这一规划范式还处于觉醒阶段,尚没有发展到科学的程度,更没有成为制度性安排,从规划的教育、科普、工程实践出发,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是开始。生态规划大有可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马向明:生态产品的公共化

学会生态委委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未来要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中国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其中包括了5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第四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跟我们生态密切相关的。

2)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基于生态文明下的现代化。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有三大核心理念: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二是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惠民的民生福祉;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近几年展开了相当多的生态产品市场化的探索,而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我们探求生态产品的公共化,只有走向公共产品,才能够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民生福祉。

3)生态产品的公共化需要我们进行精神方面的思考。现代化是基于社会分工而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其背后是劳动的分工,在高度劳动分工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瓦解,变成了商品交易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就要求我们不仅通过劳动分工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要通过艺术审美以及各种体验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推动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审美活动就包含了对美丽国土的体验审美。

4)风景道到绿道,古驿道到碧道,都是最近几年中国逐步形成的生态产品公共化的手段。随着这个生态产品的丰富,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探索在推进,比如森林步道以及登山步道等等,都是生态产品公共化的重要探索。将来随着生态产品的丰富,生态产品的公共化需要探讨更多的路径。

展二鹏:生态规划要切实关注基本高程问题

学会生态委委员、原青岛市规矩总工程师、青岛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总规划师

1)科学合理解决涉及用地与交通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工程技术与经济、城市运行效率等各个方面的基本高程问题,对引导城市更集约高效,提升生态安全水平,促进社会公共资源配置更和谐,并实现存量优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现实和重大意义。

2)统筹并合理解决基本高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城市海岸带、河道、水库、周边的用地规划及高程控制;二是既有城市低洼地区,包括高架快速路、铁路沿线用地,在大规模快速建设后形成自然地形的改变,会使积水问题加重;三是应特别关注沿海、滨河、滨水、山体周边的高密度街区、住区,特别是公共开放空间的使用与防护;四是特别关注都市系统中的交通枢纽以及供电、排水设施基础设施,在灾情来临时确保设施的基本运行;五是关注环保特别是地下水源保护问题,在暴雨、洪灾的情况下,城市供水设施、水源地容易受到侵害,甚至有灾难性破坏,会直接影响城市保障、民生保障及生活安全问题;六是应关注数字化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3)对全面强化专项评估、专题研究以及相关机制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特别强调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并正在发生很大变化,规划从业人员应该全面增强灾情意识,强化平急结合的概念和专业研究,政府部门应同步建立韧性城市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基础性建设的数据库,特别包括监测系统。

汪晓岗:基于自然的城市空间解决方案的几点思考

学会生态委委员,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

1)城市增量空间政策受限,可在城市周边一般生态空间中寻求城市功能的释放。在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划定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织面,而这些交织面尚未有确切的管控与规划引导。可以尝试在这样的交织面(一般生态空间)寻求城市功能的渗透,探索性的植入旅游休闲、公共服务、健康疗养、文化体育运动等生态友好型的社会性、交往性活动,释放一定的生态空间给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2)城市存量空间生态效益偏低,可围绕“自然”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服务系统。大量的城市空间存量存在绿色空间总量少、绿色活动空间缺乏、城市生态效益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可以围绕“自然”构建“自然+”多层级的城市自然体系——自然本体(即城市中的自然要素)、自然活动(即城市中人与自然互动的活动)、自然业态(即城市中与自然相联系的绿色产业)。通过适度干预、适度渗透、适度植入等多样规划手段,锚固绿色生态网络,搭建人与自然的对话场所,实现城市绿色空间“有效产出”。

3)城市空间的优化离不开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大景观”理念架构城市功能结构重塑。“大景观”规划理念视城市为一个生态系统,并主张通过生态景观体系来构筑城市的骨架。此理念下,城市规划应该顺应城市本身的自然生态格局,强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融合和协调。

唐晓岚:从“生态红线”到“生态保护红线”

学会生态委委员,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1)从“生态红线”到“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观的发展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表现,具有政策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特点,是多个学科融合发展对城乡规划建设边界引导、限定的结果。

2)从生态环境部到自然资源部先后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与技术标准,对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红线的设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部门的政策推进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规划行业的实践活动一起打造了中国第二根安全线,生态红线及生态保护红线的探索形成具有中国智慧特色的中国方案,并对中国民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享受生态福利产生积极的意义。

3)由于历史原因,水利工程对生态保护红线占有、历史名山保护工程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及风景名胜区中的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等诸多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加快解决。水利工程不可避让生活保护红线的论证要从整体与局部结合、平灾结合进行合理论证,历史名山保护工程建设、风景名胜区建设的生态保护红线需要与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的紫线结合进行分析。

4)应从技术角度、科学角度及艺术角度综合分析,让生态红线与生态保护红线使美丽中国更加安全、更加智慧、更加美丽。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