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分支机构动态> 正文

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落幕

2024-10-29 09:29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聚焦“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共开放空间营造”,2024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年会于10月15-17日在郑州市成功举办。

微信图片_20241029092148.png

微信图片_20241029092152.png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下称“专委会”)主办,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城市规划协会联合承办。会议聚焦“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共开放空间营造”主题,安排了2场主旨报告。会议总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在城景一体、场景营造、运维管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索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开放空间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引发参会人员的强烈反响。

微信图片_20241029092155.png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研究院副总工姜娜主持。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董海立,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杨德民,学会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磐岩先后在会议上致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出席了会议。

1.png

主持人 姜娜  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研究院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

致  辞

2.png

董海立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董海立副厅长表示河南在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基础设施短板和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在全国进入城市更新阶段的大背景下,河南正在通过一批示范项目推进空间更新、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探索绿色化、智慧化转型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并力争到2035年实现具有河南特色的城市更新体制。希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风景环境专委会今后更多关注和支持河南的城市更新工作,助力高质量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3.png

杨德民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德民董事长首先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风景环境专业委员会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河南省城乡规划总院积极参与到中原城市群规划、郑州都市圈规划等多个重要战略,陪伴河南省城乡事业发展的成长历程。他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依托多个省级技术平台,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探索传统规划设计院向新型模式的转型,推动河南乃至全国城乡规划的高质量发展。

4.png

王磐岩  学会理事、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王磐岩主任委员指出在城市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开放共享、安全韧性、包容友好、绿色低碳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更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次会议聚焦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开放空间营造,意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的建设。期待此次会议能进一步交流创新思路,为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

5.png

主持人 吴承照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6.png

主持人 李翅  学会理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新时代,新需求,新体系:公园城市指数》

7.png

石  楠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石楠副理事长指出公园城市指数为当下城市更新的需求而设计,聚焦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和现代治理五大领域,旨在为城市管理者、公众及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可以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具。不同于传统的城市规划标准,公园城市指数不仅是一个技术性工具,更是一种公众产品,帮助各界更好地认识和改进城市环境。他表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划的重心要从传统的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越来越注重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公共空间、绿色环境和生活品质等方面,要求规划从过去的资源配置转为更精准的需求响应。通过公园城市指数为城市画像,精准分析优势与短板,推动城市之间精准定位、开放互鉴,引导都市圈城市群共扬长板、共克短板、协同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系统分析”和“决策支撑”。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名园保护与环境营造》

8.png

李炜民  专委会原主任委员,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原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炜民总工指出,历史名园不仅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国家历史与象征意义的载体,在城市更新背景下,要通过有机更新实现历史名园的保护。他深入梳理了名园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的命运,指出了名园在过去受到的冲击以及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他强调,在历史名园的保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名园的建筑和自然景观,还要考虑它们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历史名园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产,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它们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为现代城市注入文化活力的必要措施。最后,他提到历史名园的保护需要与现代城市功能结合,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这些历史遗产与现代城市生活融合,避免只是简单的复原。

《城市生命体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五维营造》

9.png

杨  涛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涛总经理指出,城市有机体中公共空间有别开放空间,相比开放空间,公共空间更加强调空间的大众化可使用性,提供市民活动交往、精神体验、情感交流的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生命体理念下,公共空间是承载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和“容器”,树状体系般遍布于城市,与各系统之间发生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城市生命体理念下的城市公共空间五维营造,明确了规划、建设、管理三个阶段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性引领、系统性构建、功能性提升、场景化营造、多样化运营五个维度的一体化实施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一体化五维营造实施进行了介绍。

《城市更新规划中的几个空间塑造问题》

10.png

夏保林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夏保林副院长指出,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的、长远的阶段,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旋律,是城市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功能的提升。他提出了五个空间的塑造方法,一是山水格局建设,城市更新是重新塑造城市山水格局的新机会,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乡愁;二是城市边缘地带,重新规划和利用城市边缘地带,进行空间的重塑和功能的重组;三是人居环境与蓝绿空间,通过生态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尤其是水系和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提升;四是全龄友好空间,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老年、儿童、青年)提供友好的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的包容性和吸引力;五是产业创新空间,通过优化生产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的活力和产业转型,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运营导向下城市商业空间更新实践》

11.png

吴宜夏  专委会委员,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助理总经理,中国建筑大师(园林景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宜夏总规划师介绍了在城市空间更新过程中如何通过运营前置,推动文化、商业和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项目前期策划、落地实施和招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她提出,规划设计院应由被动式设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打造运营前置和全流程一体化更新推进模式。她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文化挖掘、空间设计和运营管理在实现商业街区和文旅项目复兴的作用,通过算账投融、空间规划和落地管理三大平台的整合,构建全过程闭环的项目运营模式,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最后,她还指出在城市更新中应以人为本,重视文化挖掘和系统性工作,通过多元主体合作推动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复兴,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提升。

《开放共享  转型创新——新时期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12.png

张  琰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生态建设研究院院长,住房城乡建设部行指委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琰院长全面回顾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的发展历程,围绕园博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城市更新背景下园博会如何转型办会、创新建园。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园博会已从单一的园林、园艺展示转变为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综合性、国际化展示平台。针对园博会面临的选址偏、投入大、形式单等突出问题,他提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必须坚持“五好、四不要、三统筹”新理念,将园博会选址贴近市民群众,从“拆改留——留改拆”,充分利用既有建筑和树木,保留城市记忆;明确运营保障的核心是运营团队的实战运营能力、平台资源和管理经验,坚持运营前置指导规划建设;探索混合用地模式对于园博园开发建设的积极作用等策略。最后,他结合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园林博览会在场地资源节约、生态优先、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展望了未来园博会的未来发展。

《松散与耦合:城市整体公共空间的缝合与织补》

13.png

邵继中  专委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

邵继中教授指出,在中国城市发展从大规模扩张进入城市更新阶段,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功能失衡、公共空间分散等问题愈发突出,应通过公共空间的规划与缝合来应对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他提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共空间系统与“松散耦合理论”所描述的系统特性高度契合,通过弹性连接能够实现城市结构相对分散情况下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基于这一理论,他提出了功能缝合、布局织补、竖向缝合、生态织补、安全与韧性等公共空间织补缝合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展示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整合生态廊道、提升空间弹性等手段,释放公共空间的潜力;通过地下空间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协同,推动公共空间的再生和利用。最后,他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不仅关乎生态和功能,还需考虑到城市安全和灾害应对能力,为未来城市更新提供了实践参考。

《全龄友好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更新设计研究与实践》

14.png

赵  迪  专委会青年委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副教授,建筑与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迪副主任指出公众参与在城市更新中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治理效能以及社区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理难题的路径,应通过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和平台搭建,多方协作推进公众参与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机制。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政策,她提出老人和儿童在社区更新中的参与流程、模式和工具,并从基础调研到评估的多阶段流程,通过儿童花园设计、社区活动等实践案例展示了儿童如何深度参与社区改造。最后,她指出,公众参与不仅是提升城市更新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全民友好城市的重要步骤,公共空间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增强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基于实践性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以泰山为例》

15.png

秦  芳  专委会青年委员,北大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风景与遗产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秦芳所长以泰山为例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的背景、挑战以及规划的创新思路。她通过分析泰山从“以山定城”到“山城分置”再回归“山城一体”的历史演变,指出泰山文化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保护压力,在分析泰山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提出了文化遗产构成、遗产保护区划与管理、遗产监测等规划内容,尤其是在文化遗产构成上结合国际、国内两套标准,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遗产格局、文化遗产要素、其他价值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此外,她强调规划应协调遗产区划和各类管理边界的关系,使文化遗产与周边社区、城市统筹发展。最后,她总结了包括国际与国内体系的统筹、遗产价值的系统性阐述、山城一体的发展路径报等创新性内容。

换届会议

2024年10月15日,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批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委会换届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磐岩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及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

16.png

第五届专委会秘书长张同升从专委会发展历程回顾、学术活动、决策建言、科研科普和服务学会五个方面进行工作总结,第五届专委会副秘书长姜娜介绍换届筹备工作情况。专委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50位委员及领导班子成员,选聘13位青年委员。石楠副理事长和新一届专委会领导班子为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

第六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

领导班子成员

主任委员

王磐岩

副主任委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李翅 吴承照 陈耀华 夏保林 廖聪全

秘书长

姜 娜

17.png

随后,新一届委员会秘书长姜娜介绍专委会未来五年工作计划,提出专委会将提升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智库职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专委会将围绕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群众和服务学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开创风景环境专委会工作新局面。

最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专委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工作期望。他指出在学会转型的当下,专委会应以学科基础研究作为主线,做好学者、学术、学科的工作,提高使命认识,促进国际交流;专委会要充分发挥风景环境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在新时代城镇化的背景下做好融合,服务国家和人民。此外,他还强调专委会要加强与地方学会的联系,促进形成多方面联动的学术共同体。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