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施卫良:微时代与云规划

2014-10-13 09:32 来源:cityif 作者:施卫良

云规划3.0——动力平台

云规划平台可以实现规划众包与动力汇集。在这方面,小米模式给我们以启示:小米手机通过发动发烧友粉丝共同优化和开发了基于用户体验的操作程序,形成了围绕发烧友用户群、粉丝及米粉节的互联网营销,让手机的使用者同时成为手机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城乡规划是否也可以尝试让更多的市民、志愿者、设计师来成为规划师或规划实践的推动者呢?

实际上我们在国内外的许多规划实践案例中已经看到了这一趋势。从艺术家、学者参与的新乡村运动到建筑师、策展人推动的城市旧区更新,规划实施正由自上而下的模式向自下而上的模式转变,由原来的政府单一管理向多元城市治理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力量、社会公众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将多种动力集成为规划实施的推动力,云规划平台应该可以起到作用。

大栅栏更新计划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这一计划并没有只停留在规划方案层面,项目实施公司认为“我们想要的不是另一个计划方案,而是一个平台”。为此,成立了一个开放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平台——大栅栏跨界中心,作为政府与市场的对接平台,通过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商家合作,探索并实践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在这个平台上,依托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设计之旅活动,推出大栅栏领航员试点计划,通过邀请、征集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在地居民及商家的方式,尝试解决在区域改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公众难题,形成实践试点,用创造性思维和设计面对挑战,通过示范激活,以点带面,给大栅栏及内部社区带来直接积极的改变,推进本地居民及商家参与地区共建。目前,通过连续四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宣传和展示,已有十余个设计群体进入到长期的胡同保护工作中。

2014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地图

3/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