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已经有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一个优化,六个着重建设”任务的战略部署,也明晰了推进实施的方向标和路线图,未来一定会在“稳定发展期”和“存量提质增效”阶段的城市发展方面取得新的记录时代的伟大成就。
规划会客厅 2025-10-24 13:40
“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意味着有9.4亿人生活在城市和城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我国城市和区域发展可能会出现哪些变化?要抓住哪些重点?
规划会客厅 2025-10-22 11:16
这些年中国的城市变化很大。老建筑还在那儿,但进去一看已经悄然变身;社区旁边不知哪天又多了个口袋公园,小而美。城市更精致了,生活更便利了。这些变化,您发现了吗?城市的更新让您有什么新体验?
规划会客厅 2025-10-20 10:43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并非简单的旧貌换新颜,更是系统性提升城市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与风险挑战的核心抓手。各地实践正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引领,探索兼顾安全底线与发展活力的更新路径。然而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破解资金瓶颈、强化技术赋能等挑战仍需突破。本期专家访谈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城市更新如何织就一张更具韧性的安全网,为未来城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规划会客厅 2025-09-24 16:2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国家之间的全球性博弈或全球化已经进入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历史新时期,城市群导向型的多边性和集聚性方式迎来制度创新和价值重构等严峻挑战,中国国家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在哪里?未来的新格局又是什么?
规划会客厅 2025-09-17 10:35
从二维到三维、从局域到全域、从室外到室内,如何不断升级实景三维时空数据底座,深化拓展城市实景三维模型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提质增效?对此,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型社会模拟器”首席科学家、副院长吕鹏。
规划会客厅 2025-09-18 14:11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了“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具体来说就是城镇化阶段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而城市发展模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这意味着城市发展到今天,“摊大饼”式急功近利扩张的老路走不通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注重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和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规划会客厅 2025-09-12 10:41
完整社区这个概念由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提出,他的阐释是:“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内涵非常丰富……”
规划会客厅 2025-08-21 10:46
首集《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简称“示范区”)。示范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地,“共生共融”的一体化生态实践书写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生动答卷。作为示范区水乡客厅总规划师,段进副理事长受邀参加节目录制。
规划会客厅 2025-08-15 13:49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其对“人民城市”“创新”“宜居”“智慧”等关键词的诠释备受关注。对上海市民而言,“人民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都不是陌生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更是早已在大家的意识中扎下根来,仿佛时刻身处“未来已来”的筹划与准备中。
规划会客厅 2025-08-14 10:01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会议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那么,“十五五”时期中国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经济工作要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会议又是如何为今年下半年的经济政策定调呢?
规划会客厅 2025-08-05 10:01
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每年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面对频繁的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排水防涝工作不仅关乎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中国建设报特别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解析城市内涝影响因素,探讨打通城市内涝治理堵点路径,介绍内涝防治经验做法。
规划会客厅 2025-07-28 14:34
联合国人居署总部设于肯尼亚内罗毕,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为仅有的两个总部位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合国机构。罗斯巴赫表示,“我觉得这样的安排很有意思,把应对气候问题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联合国机构放在同一个总部级办事处里。”
规划会客厅 2025-07-25 18:45
张广汉认为,大庸古城现状,正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自然淘汰的结果。古镇旅游依然处于发展期,前景广阔,但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真正的古镇保护与发展应当是在尊重历史、居民及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注重挖掘本地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千篇一律的商品化和建筑风格,同时合理规划商业空间,确保古镇既能够吸引游客,又不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社会活力。
规划会客厅 2025-07-21 10:08
上海市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推进统筹存量提质与增量优化、推动产业升级与空间再造联动、强化历史文化保护等城市更新机制创新中有哪些独特经验?记者带着问题于近日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
规划会客厅 2025-07-14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