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平台与四支队伍
当今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务必两眼向下,瞄准大众,瞄准基层,瞄准平民百姓,让他们贴得近,听得懂,能进入,能参与,喜闻乐见,积极投身。为此,当务之急是要搭建五个平台,建好四支队伍。
五个平台:一是免费开放的馆、站、室、厅等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阅览室、歌舞厅等。一些地方,博物馆成了“文物仓库”,图书馆成了“图书仓库”,一面是需求不能有效供给,一面是资源闲置浪费。而人口有700多万的香港有77家图书馆,图书借阅红红火火,一个借阅电话可以送书上门,还书不光可在任何一家图书馆,各地铁站口还都设有还书处。有关调查显示,国内图书馆借书还书手续多有不便,导致许多图书资料很少有人问津。某地竟出现一个有32名工作人员的图书馆一年只借出32本图书的奇闻。二是为2.6亿农民工搭建“文化低保”平台,在为他们免费提供文艺演出、电影电视、图书阅览的同时,免费发放文化消费券,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定点商业文化消费,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搭建适合群众自娱自乐的街头表演平台。国外许多国家在街头巷尾都建有这样的简易场所,可以让那些有即兴表演兴致的人,兴来神至,临时组合,演完即散。四是搭建便于市民包括农民工交流的“亲情网站”,使那些无法融入城市或心情郁闷难以自我排遣的人找到情感的寄托。可以组织专业人才或征集志愿者帮助他们排解积郁、疏导情感,提供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的平台。五是搭建非物质文化传承平台。在芬兰,小学生掌握一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修课。城市应免费开办各类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吸引爱好者参与,使之薪火永续。
四支队伍:一是能尽心尽职做好服务的基层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把那些热心于基层文化事业的同志选出来,用到位。二是民间文艺骨干队伍。把那些有各种文艺才能的民间骨干分子组织起来,广泛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三是具有专业文艺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把公办院、团、校的专业人才组织起来,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文艺骨干群体,定期开展各类培训辅导。四是志愿者队伍。把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组织起来,利用节假日或其他休息时间到社区和企业开展文化服务。
城市文化的丰富多彩是一个城市精气神的体现,建立起“草灌乔”结合的城市文化生态,不仅能够让广大市民尤其是农民工找到精神的栖居之所,更能充分激发一个城市昂扬向上的强大活力,生动展示一个城市的勃勃生机,这也是一个城市树立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首席专家)
2/2 | < | 1 | 2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