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源 会议报告

任国岩:美丽厦门与和谐人居

副主任分析了厦门过去现在的城市建设,美丽厦门的愿景目标及发展战略;最后,她指出要让发展惠及群众;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让城市更加宜居。

会议报告 2015-11-04 13:59

徐东晖: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宜居城市

徐局介绍了威海城市发展的理念及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他指出要将城市发展的重点落脚于人的需求和感受,由传统城市、功能城市,向家园城市的转变。

会议报告 2015-11-04 10:35

孙安军:规划改革与城市设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孙安军以“规划改革与城市设计”为题,介绍了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及城市设计创新的最新工作进展。

会议报告 2015-11-03 10:47

唐子来:城市更新的基本维度

唐子来教授在“城市设计与城市活力”主题论坛上作题为“城市更新的四个基本维度”主题报告。经济维度——植入新兴功能、社会维度——关注弱势群体、文化维度——保存历史脉络、形态维度——塑造地区特质。

会议报告 2015-11-03 08:57

庄少勤:上海城市更新已进入新阶段

城市更新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城市治理的关键抓手。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蓝图,我们将围绕“四个全面”的国家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城市发展的新常态。

会议报告 2015-11-03 08:39

段德罡:不要让新常态走入一种新的病态

我以一个普普通通的规划师的视角,来谈谈我看到的新常态是什么?我们指望的新常态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可以回归理性。2013年我们提出了增量和存量的区别,我们要在存量中挖掘,我们要停止增量的城市规划方式,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23 08:55

俞滨洋: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的三点初步思考

住建部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部领导反复强调城乡规划工作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上有大作为,要在服务基层上提高效能上真抓实干,要进一步树立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满意度,这需要全社会官、产、学、研、管尤其是市民的共识和共同努力!

会议报告 2015-10-22 14:27

王富海:从实践的角度认识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

我一直认为没有批判就没有变革,盲目的变革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变革本身更加能找到一些方向。可以说新常态确实是从经济起源。今年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对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具有牵引作用。从经济已经延伸了...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22 13:42

张兵: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我们基本的标尺就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标识,以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经济变迁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横线,以城市发展动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以及相关的制度保障作为纵线,在这个坐标系下去建立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21 08:35

阳建强:基于文化生态及复杂系统的城乡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在做规划时,要突破单一的空间概念融入宏观的文化生态;从专业技术领域转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织的综合性领域;开展价值、现况与管理的调查研究,建立基于综合的评估体系;加强公共政策制定,建立多部门与公众参与的协调机制。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9 14:09

李迪华: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李迪华教授呼吁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公开,提高咨询与设计服务取费标准,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关注城市面临迫切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实际问题,革新观念,加强行业合作。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6 15:03

自由论坛二: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工业遗产

本次论坛由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卫主持,主要邀请了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奇志、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松、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阳建强、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吕传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赵志庆、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向东出席论坛等多为专家出席。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4 16:33

戴继锋:人性化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什么是人性化的交通系统?简而言之,你只要以人的视角去看待事物、去考虑设计,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人性化的。对于人性化,很多都是细节的问题,但细节绝对不是细枝末节。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4 14:46

薛美根:面向2040--构建区域差别化的上海市客运交通发展TOD 模式

TOD的规划理念和机制尚不健全,上海未来发展的TOD的体系还没有形成,这样的发展战略需要政策的支持。完善TOD规划技术体系,创新土地使用权出让机制,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任务,在过去的2014年我们出台了政策,在交通方面也做出了突破,这对上海未来轨道交通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4 11:14

张兵:国家新区25年——规划的回顾与思考

国家新区的规划建设,会对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家——省——城市的发展关系?理清各类综合性的规划的法律关系?如何依法使国家新区的规划建设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即便是独立的管理,如何耐心地保持适度的开发规模和理性的布局、建构新区同城市的良好互动关系?

进入专题

会议报告 2015-10-13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