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城市规划网>学会> 通知公告 > 正文

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会议预通知

2019-03-15 13:47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联合承办的“2019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年会”,拟于2019年8月30日-9月1日在北京市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二、会议主题

城市更新,多元共享

三、会议主旨

城市更新是存量规划时代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议题,旨在通过城市空间品质的全面提升和人居环境的整体优化,推进城市已建地区多途径改造、多角色参与及多样化生活的实现,进而达成空间的公平与共享、公共利益的维护与实现、物质及社会环境的包容与融合。

四、会议征文

2019年3月中旬公布会议征文通知,6月15日论文征集截止;7月份经专家评审而确定优录论文,并联络和邀请作者参会宣读;8月底召开本次年会,优录的论文作者将安排在会议上宣读论文。

五、研讨内容

1.多元路径:城市更新的多元理论探索与制度创新;

2.空间营造:城市更新推进空间特色营造与空间价值提升;

3.包容共享:城市更新实现公正与公平、开放与共享;

4.多样生活:城市更新增强城市活力、改善生活品质。

六、会议时间与安排(暂定)

【8月30日(星期五)】参会人员报到(下午与晚上)

【8月31日(星期六)】“城市更新,多元共享”学术研讨会(白天全天)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工作会议(晚上)

【9月1日 (星期日)】实地调研北京城市更新案例(分类调研,半天)

七、参会人员

【特邀专家约10人】邀请全国及地方知名行业专家和嘉宾学者做学术报告与参加学术研讨。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学术研讨和委员会工作会议。

【会议论文征稿入选作者20-30人】在会议论文征稿中,经专家评审选定为宣读论文的作者受邀出席会议。

【领导和地方专家20-30人】包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领导、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工作人员等,参加学术研讨。

同时所有学术活动对外开放,欢迎来自全国各省市规划建设系统的管理、规划及科研人员自由参会。

八、联系方式

1. 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秘书处(指导协助)

传真:025-83792082  邮箱:regen@planning.org.cn

联系人:史宜 15951876167,周文竹13952069357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总体组织)

办公电话:010-62783328  邮箱:33711396@qq.com 传真:010-62783328

联系人:唐燕 18611583818,梁思思 13681340041

3.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务)

办公电话:010-82819030  邮箱:gongxiaowei@thupdi.com 传真:010-62771154

联系人:龚晓伟 15810078906,康进 18601261599

4.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调研)

办公电话:010-880737738  邮箱:11979020@qq.com  传真:010-68056024

联系人:赵幸 13810439432,杨松 13401091239

5.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展览)

办公电话:010-58323650    邮箱:59739353@qq.com   传真:010-58323630  联系人:陈玮 15210121604,陈恺 15522937930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

2019年3月15日

附:会议承办单位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创办于1946年10月;1988年成立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和城市规划系;2001年,组建建筑技术科学系;2003年成立景观学系。目前,建筑学院设有4个系,即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建筑技术科学系。

截至2016年9月,建筑学院学生总数为1140人,其中本科生673人、研究生312人、博士生290人,其中国际学生84人;在职教职工总数为124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7人,在海外取得最高学位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15%;另有兼职教授1人,双聘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专职研究人员64人,博士后44人。

七十余年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创作实践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筑学院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2011年教育部调整学科目录,将原建筑学一级学科调整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在2012年的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再次获得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两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

在2015、2016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名列第八,在国际评估中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高水平”(High Standing in the World)。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同衡”)是清华大学下属的全资国企,是清华控股旗下以城市研究、城乡规划设计咨询与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为主业的成员企业,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成立的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项专业资质。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学科与产业优势,通过城乡规划设计咨询,致力于开展国家与地区宏观发展政策研究,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工程的技术研究与实施。清华同衡成立于 1993 年(原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12年8月由全民所有制改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完成后整体划转至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华同衡拥有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授予的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建】城规编(141004)),国家旅游规划设计甲级资质(证书编号:03-2003),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证书(证书编号:0201SJ0025),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证书(证书编号:A111005875),建筑行业(建筑)专业甲级资质(证书编号:A111005875),土地规划乙级资质(证书编号:143),通过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清华同衡植根于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环境,一直坚持城乡规划工程实践与科研、教育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思想,积极拓展城乡规划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通过十余年的企业化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综合优势、核心业务和服务特色。清华同衡始终坚持专业所的发展架构,目前已发展形成 50多个业务部门、6家地方分院,涵盖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市政与交通、科技与传媒、建筑设计5大规划设计方向。

截止2018年底,共有员工超过 1400人,专业技术人员55%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20%拥有注册从业资格,30%以上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技术骨干大部分毕业于清华、北大、同济、南大、哈工大等一流院校。清华同衡将规划设计与科研成果转化为支撑城乡发展的源动力,持续以规划和技术回报社会,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清华人“家国天下”的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北京市规划院)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所属负责编制城乡各项规划的事业单位,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甲级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为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宏观决策及各项建设提供规划服务。主要工作任 务是: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交通、市政 基础设施等系统规划,承担地下管网规划综合工作;参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建设重大政策的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等提供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咨询 等技术服务;承担规划方案技术论证和综合,参与规划方案技术审查,为规划管理提供技 术服务与保障;组织编制北京市城市规划技术规程及相关规划定额指标。

北京市规划院自1986年成立以来,围绕市政府城市建设的中心任务和建设重点,开 展了多层次、多专业的规划编制和规划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中心城规划,城市副中心规划,新城规划,城市设计,近期 建设规划,奥运会及冬奥会相关规划,商务中心区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北京新机 场及周边区域总体规划,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地下空间规 划,限建区规划,北京对口支援灾区灾后重建规划,北京与邻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 展战略规划,中心城排涝系统规划,综合管廊规划,北京区域快线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及沿线土地优化规划,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规划,北京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纲要,北 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等。同时,北京市规划院还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研 究工作,如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市人口、空间、功能及规划实施综合分析研 究,“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能源供应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北京市城市市政 承载力规划研究,大数据在规划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规划支持系统框架体系及典型应用研 究等。全院有数百项规划设计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部委优秀规划设计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北京市规划院建院以来,广泛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与美国规划协会、 法国大巴黎规划院、韩国首尔市政开发研究院等建立了长期交流关系,与加拿大、澳大利 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规划设计事务所合作完成了多项规划设计项目。

北京市规划院系统现有645余人,其中在编工作人员284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到90%以 上,其中有高级技术人员127余人,中级技术人员105余人,有政府突出贡献专家5人,19 人享受国家津贴,形成了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规划队伍。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以下简称为“北京公司”)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为“中规院”)于2014年创立的全资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规划设计公司,具有城乡规划甲级、建筑设计甲级资质。北京公司的成功创立是中规院迈向综合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重要标志和长远发展战略。北京公司是中规院面向市场服务的主体,是中规院建设“国家智库”的核心力量之一,也是中规院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平台以及整合社会相关机构的拓展基地。

自2014年中规院调派出院内一大批技术骨干组建北京公司至今,公司员工规模已接近500人。公司现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及工程师15人),目前北京公司共有驻京业务部门12个,包括7个综合规划部门,1个建筑设计部门,2个市政规划部门和2个事业部。同时在海南、西北(兰州)、江苏(筹)设置有三个分支机构,并代管中规院汕头分院、厦门分院。各驻京业务部门及驻外分支机构主要承担规划设计生产任务,同时兼顾国家服务、公益事业和科研等职能。

北京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城乡规划设计各个方面和建筑设计,包括: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战略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黑臭水体、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业务。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各地,并涉及海外规划设计咨询领域,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获得各方广泛的信赖和赞誉。公司技术人员主持、参与的众多重大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和优秀建筑设计奖,承担的主要项目包括: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项目;甘肃、海南、青海等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项目;北京、天津、成都、福州、银川等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海南省及12市县、甘肃8个市县等多规合一国家和省级试点项目;海口、三亚、莆田、泉州、济南等地的城市双修项目;宝丰文化中心、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北京雍和宫大街环境整治提升等建筑及工程设计项目。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创立于1927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建筑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8年随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建筑系,2003年组建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院下设“三系四所”,即建筑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建筑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美术与设计研究所、建筑运算与应用研究所。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童寯教授和刘敦桢教授曾长期在此任教和主持工作。八十余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三千余名建筑类高级人才,其中院士8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实力和水平,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持续重点建设的学科。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历史与理论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建筑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至2011年,学院已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均获江苏省优势学科支持。在最新一轮的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建筑学被评为A+,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均被评为A-。

目前学院拥有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东南大学合作的GIS中心和VR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国家专业实验室等共享平台。此外,学院还拥有大型建筑环境舱动态研究平台、建筑遗产信息采集实验平台、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数字化平台、建筑遗产关键材料性能退化研究平台等开放实验平台。近年来,学院构建了“地域性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城镇建筑遗产保护”、“冬冷夏热地区建筑技术集成”和“建筑运算与应用”等科技创新研究平台。2015年,获国家教育部与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新建“当代城乡环境整合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学会声音

更多

通知公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