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专题会议十二“社会变革与规划实施”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本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市场监管:规划的盲区》的报告。
赵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股市”,是城市的发动机。一旦房价下跌,地价就会下跌,处于非交易状态下的存量资产的价值就全部需要重估,主要经济体的资产负载表的变动,将会影响所有市场参与者信用,后果极为严重。在危急时刻,房地产的价格更是极端重要,他将决定系统性危机的走向。然而如何监管房地产市场是城市规划最大的理论和实践盲区,为了力保市场价格不会暴跌,房地产现在迫切需要一个“证监会”这样的机制,取代依赖领导个人直觉和悟性的模式。需而房地产市场监管者不在中央,而应在地方;不是经济主管部门,而是规划土地部门。方案有两点:一是规划和土地合一;二是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2)对天津大学左进的《从低效走向高效》提出规划路径应从“空间规划”走向“制度设计”的观点予以肯定。利用房屋所有权、承租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创新方法,降低街区更新成本,盘活存量价值,从而提高街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及活力。(3)对“邻避”问题的关注提出肯定,“邻避”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关乎民生,需要面对更多的利益团体。(4)对如何解决市民住房和集体建设用地提出了先租后售的解决办法,既能得民心,都能带动房地产开发。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