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特点之一是传染性极强(有外媒报道国外专家普遍认为新冠的感染系数是3.6~3.8,是萨斯的八倍),现在防控的当务之急,是避免其第二轮大爆发。医学史上著名的1918年上半年爆发西班牙感冒一共有三轮,真正造成最高的死亡率的不是上半年第一轮爆发,而是10月到12月的第二轮大爆发(虽然第二年春季的第三波疫情也比第一波致命,但也比不上第二波)。有人总结西班牙流感大爆发的教训时发现,医院实际上成为病毒扩散路径的关键枢纽。
在没有治疗特效药的情况下,阻隔发生新一轮扩散应成为当务之急。而最关键的一个举措,就是减少病人向少数医院聚集。我国现有城市医疗卫生设施是基于常规发病概率配置的,这就决定了既有医疗资源(特定医院的特定科室)必定不足以应付突发式公共卫生事件。
我们建议,除了疫区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比如在集中的重疫区根据需要立即统一建设传染病医院,把患者集中到这些新建的医院和指定的原有医院外,全国各城市可采取“分布式接诊,集中式治疗”的策略,立刻把散布在各个社区的医疗资源动员起来,将其改造成为应对大量求诊病人的第一道防波堤。
具体做法
一、提升社区基层医疗点的防护标准,并将大医院急诊程序分解,将候诊-取样这一交叉感染风险最大的环节下放到社区卫生点。同时立即开通地图查询功能,所有居民通过手机可以查询到最近的“首诊-取样”点,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就诊人员汇集到少数几个大医院的情况,从而降低交叉传染的概率。
二、社区医疗点将贴有二维码的样品,直接转送有检测能力的大医院,检测结果第一时间以短信或网络方式通知就医者本人和疾控中心。检验结果为阳性的病人,通过手机定位,由指定的急救车就近直接送往隔离医院,集中收治。对于检验结果为阴性的病人,通知其居家观察。
三、统一调配全市的急救车,通过流动急救车在各个片区医疗点之间流动,随时应对新的病情。
这样做的好处
1、可以大幅降低大医院集中就诊过程中的交叉传染风险。
目前大医院接诊量大,超出接待能力,如果分解到各个社区接诊点,每个接诊点的人数可以大幅度降低,从而也可以显著降低交叉传染。以本次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为例,武汉2018年有常住人口约1100万,三甲医院32家、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362家(以上为网络数据),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2803家(武汉市政府网站2019年数据,含极少量异地的认定机构)。如果这些人口中的患者、疑似患者或密切接触者集中到32家三甲医院,其交叉传染的风险不难想象,而如果将他们分布到362家社区医院,甚至更多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这种风险必然大幅度降低。
2、可减轻大医院医护人员、医疗设施超负荷运转的压力,使其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到诊疗真正的重症患者身上。
如果将候诊-取样环节下沉到各个社区医院,甚至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将可以极大地降低三甲医院的接诊压力,避免优质医疗资源疲于应对一般性的诊疗工作。武汉市截止到1月26日累计确诊病例618例,其中重症87例、危重53例。在院治疗疑似病例2209位,643人在发热门诊留观,其中确诊率约45%。以上确诊、疑似和发热留观者共3470人。通过调动社区资源,可以让指定的三甲医疗机构按照危重病人、重症患者和确诊病人的顺序实行诊治。
3、可减轻“封城”、交通管制等特殊环境下,病人移动的困难,缩短病人候诊时间。
武汉市2018年集中建成区面积724平方公里,三甲医院平均覆盖范围约23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每家三甲医院的平均服务半径约2.7公里(这里未考虑三甲医院分布不均匀的因素)。城市规划认为适宜的步行距离为300-500米,对于发热、浑身乏力的病患而言,就近在社区层面就医,不仅可以免去路途距离的压力,还可以节省出行时间,有利于及早诊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的心理恐慌程度。
4、可节省新建集中诊治传染病的临时医院的成本。
这几年,全国各城市的医疗卫生设施得到很大发展,但医疗机构的规模不可能按照疫情峰值测算,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包括规划统筹,减少不必要的新建临时医院,不仅可以抢时间与疫情扩散赛跑,而且可以节省建设成本,减少疫后这些临时设施的去留压力。
5、在社区层次筛查发病案例,有利于城市规划大数据系统在更细的“颗粒”上分析病毒的空间分布,实时监控其动态迁移。
一方面,疫区内可以更加集中有限的医疗和管控资源在特定爆发点;另一方面,疫区外更透明的信息也可以减轻非正式局部信息带来的全面性恐慌。我们要做好应对西班牙流感那样持久战的准备,如果能筛查出高发地区并精确管控,就不必过早提升动员的强度和范围,人力、财力上也更可持续。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