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原所长周弘
城市的形成是由于它有自己的资源、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定的情况,然后自然发展的一个过程。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因商业、产业能以低廉的价格、低廉的支出等理由而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有一些城市的发展是因行政的推动而促成,通过各种力量调集在这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城市。因此,它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各种设施的不配套、无法就业等问题,这说明,人口的流动和社会服务是不重合的,也没有办法重合。因此,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去考虑哪些是自然力量的推动,哪些是逻辑的发展,不应只考虑因政绩等因素而达到一个目的。
发展新机遇
欧洲之友政策部主任 Shada Islam
中欧关系的核心,就是贸易和投资。以数据衡量,中欧之间的贸易每天是超过了10亿的量。因此,这是一个发展快速并且很大的领域。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前驻德国大使 梅兆荣
中欧在合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第一,要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提倡相互尊重,并且以意识形态差异,以政治制度异同决定国家关系好坏的观念;第二,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反对联合思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第三,通过顶层的引导,扩大人文的交流,不断的增进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努力消除误解;第四,双方都应该独立自主的按照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
欧盟Borderlex 新闻网创始人、总编辑 Iana Dreyer
影响中欧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的三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商业化的贸易,在中国和西方,这样一个贸易速度,会逐渐放缓。第二个趋势是亚洲成为全球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而欧盟现在的经济处于一种缓慢发展的状态,欧洲不再只是着眼于中国,对东盟国家,欧盟现在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强烈。第三个趋势是中欧包括亚洲和欧盟也在讨论一些自贸区的协定,我们对亚洲是有非常浓烈的兴趣的,尤其在知识产权等方面,我们希望能够继续推进对话。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徐明棋
英国政府10月14日宣布成功发行了30亿人民币的债券,这标志着中欧金融货币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未来欧洲国家政府需要融资时,除了欧元、美元以外,还可以发行人民币债券。用人民币作为外汇的储备,也使他们的外汇资产有更多元化的选择。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主管 Alessandro Marongiu
2012年数据显示,中欧双方的贸易只占到了全球的3%,因此双方贸易依然有很大的潜力可挖。目前,中欧贸易和投资的联系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在改善商业环境、改善市场准入方面,中欧的贸易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小,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努力。
欧盟驻华代表团副团长 Carmen Cano
对欧盟来言,很多公司不能参与中国市场的地方政府采购,但欧洲的政府采购对所有公司都是开放的,这一方面,中欧有一些差距,我们希望有所改进。另外,希望能够鼓励,让服务、银行、铁路、娱乐等多种类进入双方市场。
欧盟让·莫内法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Francis Snyder
由于中国国内的结构调整转型、改革等系列措施,导致中国的增长不断继续;而欧盟也需要市场,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国际的网络当中去,才能摆脱经济衰退,实现不断的复苏和经济增长。因此,自贸区对于欧盟来说非常的重要。同时我认为,中国可以在亚洲扩大投资,亚洲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另外,我们应建立起社会责任心的跨国公司,不能只是一味地关心关注国家的安全问题,要给予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的待遇,关注他们共同的利益。
一带一路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前驻德国大使 梅兆荣
按照中方的设想,“一带一路”主要的内容有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当前的重点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路修好了,进行经贸、能源、生态、环保、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都将是双方关切的领域。
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徐明棋
欧洲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良好和融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有巨额的贸易营运资金。因此中欧进行金融合作有着巨大机会。中欧可以考虑建设亚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融资。或者由我们国家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合资建立一个丝绸之路经济带转项投资基金,为“一带一路”提供基础设施的专门的融资。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亚洲研究局高级研究员 Gudrun Wacker
丝绸之路提出来意味着把各个国家的文化、贸易等都联系起来。目前来看,它是要让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国家趋向稳定、和平的。
欧洲方面,我们要把邻国政策与“一带一路”联合思考,并不只是非常抽象的对话的框架。如中国和欧盟可以做一些非常具体的项目进行合作,像基建、农业、环保,还有其他的一些和城镇化有关的项目。
2/3 | < | 1 | 2 | 3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