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人为本”的更新目标价值体系、渐进的“针灸激活式”更新与修补、日常的人性化空间营造与品质提升等方面分享了如何借助城市更新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考。
会议报告 2023-04-19 09:58
报告以历史思维、发展视角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工作的历程脉络,提出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设计工作的认识。
会议报告 2023-04-12 10:29
报告从行政管理体制、财税制度、土地利用及规划、社会政策四个层面,对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情况做出了详细介绍。通过对东亚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梳理,为我国未来乡镇发展总结相关经验启示。
会议报告 2023-03-22 10:35
中国城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子领域,其中既存在大量现代性的“基本问题”的探索,也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特殊性实践的融合。
会议报告 2023-02-27 09:55
2022年11月3日,“清华与长三角名城的四十年”学术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特聘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在会上作了题为《更新时代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的主旨发言。
会议报告 2023-01-05 10:20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首先需要的是关于空间形态的形成过程、机理、机制和动因及其作用的基础研究,嫁接到空间规划与设计,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基础性研究找到问题的原因,才能提出解决、调控、缓解城市问题的正确方案及其实施策略,同样我们需要以这样的规律性研究为基础为城市构建新的空间愿景方案。
会议报告 2023-01-05 10:10
海绵城市的梦想涵盖了公共用地、共同所有权以及私人土地,各方需要一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建设海绵城市。英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采取多方开展合作的方式,公众参与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会议报告 2022-12-27 16:28
2022年12月17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2022年年会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时期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特点和趋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博士以“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与全球供应链的演变趋势”为题作学术报告。
会议报告 2022-12-26 14:49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共干预和规划引导。基于对江南水乡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思考,需要构建涵盖城乡社会融合、城乡经济融合及城乡空间融合三类要素统筹的理论框架。
会议报告 2022-12-23 09:33
11月12-1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苏州科技大学主办、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水网地区城乡发展与规划国际会议(2022)”成功举办。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Steffen Nijhuis教授作题为《设计面向未来的城市三角洲:荷兰的经验》的主旨报告。
会议报告 2022-12-22 10:21
县域是“城-镇-村”体系完整的基本单元,县是国土空间管控与实施事权高度统一的治理单位。因此,构建“3大区、7亚区、24子区”的地域适宜性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模式与技术体系具有鲜明的实时性、落地性。
会议报告 2022-12-16 20:31
在历史的演进中,滨水地区作为特别的地域,既是人们生活休憩的地方,也是生产劳作的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文化景观。在当下的时代,滨水空间作为独特的场所,不仅是自然系统的生态涵养空间,也是居民进行休闲与消费的空间。
会议报告 2022-12-14 08:30
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除了需要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作为支撑之外,还需要全社会秉持一种理性的态度:即在追求富裕和舒适的同时,能够保持节约、约束欲望、能够克服贪欲和避免浪费;在对追求当下物质财富的同时,抱着对自然、对后代、对未来的负责任的态度。
会议报告 2022-12-13 09:34
在人类面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各种灾害的风险、预防灾害发生、保护天然水源等问题亟待解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极其重要。当下,人类解决供水问题主要采用现代人工制水、恢复和维护整体环境以使饮用水自然再生两种方法,亟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体的多样性。
会议报告 2022-12-07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