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4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之学术对话四十一“协同治理: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在武汉顺利举行。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汪小琦作题为《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探索》的主题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2-19 10:57
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关键难题在于资金平衡。绝大多数城市更新项目投入大、即期平衡难,迥异于过去净地出让的房地产开发方式,需要寻求新的平衡策略。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多策联动推进。
会议报告 2024-02-19 10:52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应以水为魂,筑牢保护底线,空间统筹引领流域发展;以水为基,统筹五维目标持续发展;以水为核,推进五水共治系统治理;以水为脉,实施分区策略差别导控;以水为介,构建纵横传导跨界协同;以水为重,谋全周期治理健全机制;以水为媒,促多专业合作协同攻坚。
会议报告 2024-02-19 10:49
孙娟教授从一体化地区的治理逻辑、长三角示范区的规划和市场逻辑及延伸思考三个方面对区域协同治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全球化与区域治理演进的背景下,不同层次的不同主体参与区域治理已成为最普遍的实践形式,而国土空间规划则是空间治理的重要客体。
会议报告 2024-02-19 10:45
对于城市规划师而言,要增强自身通用技能,增强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共同协作才能有效推动更新实践。规划工作或者说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复杂以后,一定是组合团队才能应对。所以,真正的规划师应当首先优先拓展通识技能和跨学科的概论知识,要提升跨学科的概念和能力,避免“鸡同鸭讲”情况。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大部分人不是领域型、战略型科学家,需要的是跨界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会议报告 2024-02-19 10:37
2023年9月23-25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湖北武汉市举办。在“城市更新赋能人民生活”专题会议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林作题为《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模式与上海实践》的特邀主题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2-04 10:09
2023年9月24日下午,叶斌常务理事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规划创新与规划赋能”专题会议主题二“人民需求与规划赋能”中,发表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三区三线的技术路线》的主题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2-04 10:06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9月24日,学术对话三十七“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武汉成功召开。会上,康自强所长作了题为《荆州名城保护四十年探索与实践》的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2-01 09:22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9月24日,学术对话三十七“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武汉成功召开。会上,宁志中作了题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与难点》的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1-31 16:39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9月24日全天-9月25日上午,专题会议二“新技术赋能规划”在武汉成功召开。会上,赵渺希教授作了题为《数字中国网络协同的区域发展规划响应》的报告,主要从背景、理论、机遇与挑战、响应、结语五方面进行了分享。
会议报告 2024-01-25 15:33
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3年9月24日,学术对话十一“数智规划与中外城市治理”在武汉成功召开。会上,SOM城市设计副总监Ian Ralph作题为《响应城市:利用数据赋能更好的城市设计》的主题报告。
会议报告 2024-01-24 09:48
报告分析了当前历史城市保护更新面临的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案例出发探讨了公共政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并思考了未来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探索方向。
会议报告 2024-01-15 10:47
吴晨总规划师和大家分享的是年终岁尾的一些思考,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如何判断当今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何寻找新的城市价值增量;如何重新审视科技对城市的双向影响。
会议报告 2024-01-12 14:22
住区的形态规划会面对很多城市规划和控规的问题。我们分别抽取欧洲和中国三个著名城市的鸟瞰,在欧洲从高处俯瞰城市时,住宅是作为城市的背景展现到摄影作品中,但在中国,摄影爱好者在拍城市鸟瞰照片时要躲开住宅进行选点。住宅建筑是城市中最大的群体,是城市的背景,如何让住宅成为城市的一景就涉及住区形态。
会议报告 2024-01-09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