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一份珍藏了66年的历史聘书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前辈程世抚先生之孙程可行捐赠,重回学会。这份聘书的回归,是对一段岁月的铭记,更是一份学术精神与事业初心的传承。
2025年9月15日,程世抚先生珍贵史料捐赠仪式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方圆阁举行。捐赠仪式上,程世抚先生之孙——程可行先生,将一份珍藏了66年的历史聘书无偿捐赠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永久收藏。
66年前(1959年)的9月1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前身——中国建筑学会城乡规划委员会等向程世抚先生颁发了这份聘书,聘请程先生担任委员会委员。这份聘书不仅是程老个人学术生涯的见证,也是学会早期发展历程和国家城市建设历史的珍贵实物档案。

程世抚先生
(1907-1988)

程可行先生捐赠的程世抚先生珍贵史料
程世抚先生是我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园林专家。他于1907年7月12日生于黑龙江省,自青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园艺及城市景观方面的学习研究,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193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风景建筑及观赏园艺硕士学校学位。曾任广西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学院、金陵大学教授,上海市工务局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园林管理处处长,上海市市政建设委员会规划处处长,建筑工程部城建局副总工程师,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他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主持和参与洛阳、包头、上海、苏州、北戴河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和风景区规划。
程世抚先生曾参与筹备组织了1960年5月在桂林召开的城乡规划学术讨论会,也就是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上著名的“桂林会议”。他主张风景城市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和地方风貌。在城市园林建设实践中,他提出了规划名胜区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观点,绿化系统的连贯性、普遍性和整体性的观点,大环境绿化系统的观点,以植物造景为主是我国园林发展趋向的观点,并探讨把生态学、建筑学、植物学和美学融为一体的新领域,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园林规划科学发挥了重大作用。
程世抚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坚定地奉献给了他所爱的城市规划,即使是暮年抱病卧床期间,有时也会突然要纸要笔,颤抖着记下一个个新想法、新课题、新建议。在捐赠仪式上,程可行先生回忆起与爷爷程世抚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爷爷这辈子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闲暇时光里,也只是偶尔听听古典音乐。他唯一热爱的,就是工作”。为表达对爷爷的纪念之情,程可行先生编著了《程世抚年谱》一书,系统完整地记录了程世抚先生一生的工作与生活。
66载沧桑岁月,给这封聘书留下了斑驳的褐色,却将程世抚先生为祖国和人民矢志不移的开拓进取精神擦得愈发闪亮。一封聘书,一段岁月,一份嘱托。这封聘书的捐赠,不仅是对一份历史资料的托付,更是对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学术传统与精神的传承。学会将不负所托,以专业的标准和最高的敬意,对这份聘书进行永久珍藏、深入研究与合理利用。未来,学会还将通过多种方式,让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教育、激励新一代规划师的重要载体,让程世抚先生等前辈的治学精神薪火相传,持续讲述中国规划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故事。

程可行先生追忆与爷爷程世抚共同生活的岁月

学会为程可行先生颁发精心制作的捐赠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