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英文版
手机版
关于学会
会员登录
学会
新闻
论文
案例
政策法规
会议视频
PPT
会议报告
学会
学会概况
品牌活动
国际合作
学会动态
分支机构动态
技术服务
资讯
学会声音
规划会客厅
活动预告
规划动态
深度报道
招标信息
资源
会议论文
规划直播
学会咨询
热点案例
会议 PPT
会议报告
教育
培训信息
学会出版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学会
国际合作
正文
学会
首 页
学会概况
学会动态
分支机构动态
技术服务
团体标准
国际合作
通知公告
统筹城乡发展与规划 • 成都共识
2014-04-20 21:1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老站
分享到: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十一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举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国,也为世界繁荣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体制机制下走过的以城市为核心、以增长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也产生了严峻的社会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城乡差距扩大,大量流动人口长期不稳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限制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分割,将乡村与城市纳入统一的区域发展框架下进行统筹安排,建立城市与乡村之间开放、融通、互动的发展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均等化的格局,最终形成城市与乡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
自2003年中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各地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效措施正在进行广泛探索,对于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形成新型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以科学规划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全局
凡事预则立。科学规划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统筹城乡发展规划需要大力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破解中国规划工作中长期以来由于重技术规划轻公共政策、以及城乡分立、条块分割的规划模式,形成城乡一体、多规协调、统筹布局的科学规划体系,需要坚持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坚持以“三个集中”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基本原则,建立广大公众广泛参与规划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建立科学的规划监督实施机制,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保障。
三、成都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有益经验
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特别是2007年成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长期坚持以系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城乡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为改革取向,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在产业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通过实施“三个集中”和“四大基础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初步形成城市与乡村和谐相融、人与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向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和土地等其它资源短缺等重大挑战的宏观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中国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将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与规划会议
2011年6月22日于中国成都
分享到:
学会声音
“规划西部行”助力西藏林芝高质量发
重塑信心,把握机遇,破界提质,推动
杨保军:城市设计行业如何自我更新
新时代,新需求,新体系:公园城市指
纪念钟训正先生 | 张泉:以先贤为
袁昕:新发展趋势下的社区规划
地下空间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南京倡
2024全国城市规划学会工作会议
通知公告
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
“2025年城市规划·长安论坛”会议
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
关于召开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通知
第十九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征
第13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
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年会
2025年名城分会“青年托举”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