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法律与制度研讨会将于2025年11月8-9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现围绕研讨会主题“多学科视野下的规划法律制度研究前瞻”征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和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城乡规划在空间治理中的重要性与基础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空间规划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更好适应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筹备成立规划法律与制度学术专班,将于2025年11月8-9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法律与制度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的总体目标是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传承中国优秀城乡规划法制传统、借鉴国外规划法制有益成果、总结改革开放后规划法制的发展规律,交流探讨规划法理和学理。本次研讨的主题为:“多学科视野下的规划法律制度研究前瞻”。现围绕研讨会主题向各城乡规划、土地管理、法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人员征集论文,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诚邀各界同仁踊跃投稿、共襄盛会。
一、会议主题
多学科视野下的规划法律与制度研究前瞻
二、征文选题
鼓励从城乡规划法律与制度、行政法学以及土地法学等背景,探讨城市规划、农业与乡村规划、自然与生态空间规划等规划的法理、学理及其相互关系,建议论文选题前瞻性与现实性并重、学术性与实务性兼具,围绕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一)规划法律与制度的方法论研究;
(二)中国优秀传统规划法制的研究;
(三)国外规划法律与制度的借鉴研究;
(四)空间规划体系与立法探讨;
(五)法律视角的“多规合一”规划编制体系;
(六)规划制定、实施与监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探讨;
(七)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法律制度
(八)用途管制与规划许可的法律制度;
(九)规划监督体系与权利救济制度探讨。
三、投稿要求
1. 论文主题应围绕论文选题方向,正文内容不宜超过8000字;
2. 论文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
3. 请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电子邮箱地址为:11448728@qq.com;
4. 稿件的电子文档名称采用文章标题,投稿时请将稿件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发送,在邮件主题栏中填写“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法律与制度研讨会征文”。
5. 会议通知及日程安排将在2025年10月中旬正式发布。
四、论文收集与交流
1.投稿与交流:投稿论文将会被整理成册,供参会人员交流学习,不影响论文公开发表。
2.会议报告:拟从投稿论文中遴选8-10篇论文作者在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
3.参会费用:本次研讨会参会成员的交通、住宿费用自理,会议组织方将协助预订酒店。
五、联系方式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法律与制度学术专班(筹)
·联系人: 戚老师
·电子邮箱:11448728@qq.com
附件:
学术论文撰稿须知
1. 页面布局
页面尺寸为A4,边界设定为上下、左右各25mm。
2. 论文题目
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排版。
3. 摘要
中文字数控制在300-500字之间。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缩进2字符。
4. 关键词
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空2中文字符。
5. 正文
五号宋体,左对齐+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文稿采用层次标题形式,即1、1.1、1.1.1、1.1.1.1……,一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左对齐;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楷体;四级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加粗。
6. 数字的用法
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
7. 计量单位
以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8. 缩略词
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9. 插图
稿件须采用图文对应的形式,图片文件请标明与文章内容对应的图号,并以“图号+图注内容”为图片命名。
10. 表格
采用三线表形式,使用Word制表,避免提交Excel或图片格式表格。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请标明与文章内容对应的表格序号。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参考文献用小五号楷体,左齐,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