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南京出台新规保护老城天际线

2023-02-24 14:30 来源:交汇点客户端

记者2月23日获悉,为进一步保护老城风貌,南京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城风貌管控严格控制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鼓励老城实施有机更新,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老城天际线。管理规定自2023年3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0.png

南京老城是指明城墙范围内,以护城河(湖)对岸为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地区。2000年起,南京城市发展走上“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之路;2011年,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老城的住宅开发要“做减法”。

老城“做减法”体现在建筑的高度、密度控制以及品质提升上。

老城范围内的教育功能正在逐步向新城转移。2月19日,南京江北新区与南京外国语学校、金陵中学、琅琊路小学等9所名校合作办学项目正式开工,引发关注。本次发布管理规定时,南京还同步发布指导规定,对老城内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的规划、建设、改造,也提出相应要求。以中小学为例,将严格控制老城范围内中小学,特别是热点学校的轨数和班额。

相较此前规定,本次管理规定在老城建筑高度上提出更细致的标准要求,各类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突破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新建建筑高度,严格控制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的重要景观视廊和城市主要景观节点轴线方向的建筑高度。老城南历史城区内,局部新建建筑檐口高度可适当控制在9米至12米。2017年,南京发布的《南京市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规定》提出,老城保持“近墙低、远墙高;中心高、周边低;南部低、北部高”的总体空间形态。

管理规定对老城建筑的可达性提出要求,让人们能走进历史建筑,感受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为进一步彰显老城风貌特色,各类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减少开敞空间的用地面积、不得破坏重要的历史空间关系。老城范围内现有运动场、广场、公园等开敞空间原则上不得占用,鼓励各单位将开敞空间对社会开放。

“90后”徒步爱好者潘经纬已有5年城市徒步经验,他告诉记者,老城里的历史建筑正在变得越来越可亲,封闭空间正在减少,例如前年12月开街的颐和路十一片区,让人们能更近距离领略建筑风貌。今年元旦实施的《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增北京东路历史文化城区,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处处长王昭昭介绍,在该城区内,将结合部分使用历史文化资源单位的腾退或开放展示,科学合理保护遗产,增加历史城区的开放性,形成以近代科学史为主题的多元文化展览、旅游休闲特色片区。

在老城品质上,管理规定鼓励老城实施有机更新,以成套多层住宅为主的老旧小区,一般不得大规模拆除后再开发。老城有机更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不得以经济就地平衡为由突破老城建筑高度控制要求。江苏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作家薛冰坦言,此前因追求经济就地平衡,南京局部地区建筑过高过密,破坏老城整体风貌。

为更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南京正在探索小尺度、渐进式更新模式,凸显出城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去年11月,南京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荣获2022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0年设立该奖以来,江苏省首次获奖。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建波说,从整体看,小西湖正在协商但尚未更新的比例约为2/5,几乎全部为民居。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为秦淮区带来新动能。去年秦淮区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居南京第一。

“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南京老城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公共资源。”薛冰说,近20年,南京在城市建设中整合破碎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美丽古都风貌正在逐步回归。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