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年会聚焦 > 正文

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开幕

2024-09-08 13:13

9月7日上午,在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开幕式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秦海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杨保军,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主席彼得罗·埃利塞等领导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发表讲话和致辞。

秦海翔

1-秦.png

秦海翔副部长在会上强调,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将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他表示,将深化城市规划设计制度改革,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编制实施专项规划,解决相关领域问题。

秦海翔副部长表示,建立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是住房城乡建设部下一步重点改革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原来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强化城市设计引导作用,特别是正在完善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打通从城市设计到建筑设计、再到工程设计的管理链条,构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的闭环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城市设计引领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创新机制,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推动形成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评估更新效果、持续巩固提升的工作机制。”秦海翔副部长说。

秦海翔副部长提出,住房城乡建设部还将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和模式,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指导各地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同时,秦海翔副部长还表示,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联系全国城市规划设计师的桥梁和平台,汇聚了一大批院士大师和知名专家学者,在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引领规划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继续搭建好这个平台,把最前沿的理论、最鲜活的实践成果带到年会上来,深入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水平。

王进展

2--王进展.png

王进展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是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全国性科技社团,以“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为主题举办今年的年会,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积极行动和有效举措,对于团结动员广大城市规划领域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突出学术本源,加强学术会议规范管理,主动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二是要涵养优良学风,弘扬科学家精神,把学会建设成为学术高地和首善之区;三是要深化学会改革,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他最后强调,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发展,希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不断提高学会的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续写世界一流学会建设的新篇章。

杨保军

3-杨.png

杨保军理事长在会上表示,本届规划年会旨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

建设美丽中国规划必须先行,通过科学规划谋划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各类空间布局,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杨保军理事长认为,广大规划科技工作者要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为美丽中国先行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杨保军理事长强调,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要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引领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推进美丽城市建设;要持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要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乡村风貌引导,深度参与魅力乡村建设。

杨保军理事长指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离不开城市规划的科学支撑,更离不开每位规划师在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规划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这个规划师之家里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推动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科学发展,也希望各级党政机关用好规划年会这个平台。

罗云峰

4-罗.png

罗云峰市长在大会作题为《坚持规划建设治理一体化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大会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合肥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合肥先后编制多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他在报告中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合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的重要指示的实践和探索。一是注重系统性、科学性、人本性,强化规划引领,精心塑造城市的空间形态;二是突出创新气质、突出产城融合、突出城市更新、突出安全韧性、突出生态宜居,持续优化城市的功能品质,坚定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建设道路;三是增强治理效能,打造智慧城市运行体系,推动城市治理系统化、智能化升级。他最后指出,当前是合肥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希望各位专家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深度交流、深入对接、深化合作,对合肥城市建设发展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合肥将推动规建治一体化再创新、再完善,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颜值生态、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的城市空间。

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

5 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jpg

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表示,“联合国人居署致力于成为推动可持续人类住区和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导者,城市规划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不仅提升了本国人民的福祉,还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案例。她指出,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为推进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目标提供了独特的平台,年会主题“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紧密契合。

彼得罗·埃利塞

6 彼.jpg

彼得罗·埃利塞指出,良好且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需要良好而综合的城市治理,这种治理必须将纵向和横向关系结合起来,实现从社区到区域发展政策的各个层面的合作与协同设计。城市的未来掌握在治理者的手中。城市治理,应像大家所期望建设的城市一样具有包容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协作、一体化的方法,才能打造可持续的具有韧性、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城市。最后,彼得罗·埃利塞主席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建设出既满足人们最高理想,又立足于当今现实的城市。

本届规划年会全体大会的开幕式由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

石 楠

7 石.jpg

石楠表示,本届规划年会是全国规划界首次集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会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对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城市规划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将“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和“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定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未来一段时期的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

按照中央的精神,发展规划体系发挥“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统领作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国家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城市规划体系承担“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的任务。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各司其职的规划体系将组成全新的社会经济和空间治理系统,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九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各位规划科技工作者要全面准确的理解、把握中央精神,重新认识规划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完善规划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体大会的主旨报告由学会孙一民副理事长、吴志强监事长、尹稚副监事长主持。

8.jpg

从左至右:孙一民、吴志强、尹稚

会议邀请了来自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领域的七位专家学者,分别从饮用水、双碳目标、人居美学、生态文明理念、城市更新、规划实践、低空经济、城市交通等方面作学术报告。

本届规划年会在“荣誉时刻”环节,颁发了第十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交流优胜团队、第十八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优秀论文、2023-2024年度杰出学会工作者、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优秀组织奖、2022-2023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优秀党员科技工作者等多个奖项。在“成果发布”部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发布了《公园城市指数(2023)》;同时,会议还公布了规划领域2024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产业技术问题。

段 进

9 段.jpg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充分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和中国特色,直面传统城市发展困境的城市规划建设新模式与新道路,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的《公园城市指数(2023)》,旨在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更温和、更包容的新型公共技术产品和系统化、可操作、创新型的解决方案。指数以“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为总目标,构建了“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五个领域,涵盖技术上可量化、老百姓可感知的15个方向和45个特色指标,总体形成“1-5-15-45”的综合评估体系,为各级城市的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9月8-9日,本届规划年会将设置80场次平行论坛。会议期间,共有270篇专业论文宣讲,435篇论文墙报展示,集中展示规划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