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访学期间,我曾数次在休斯敦自驾车,发现该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与中国有很大区别。基于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公共交通如何规划组织?高承载率车道如何管理?高承载率收费车道如何收费?这些问题令人好奇。
之后,在科珀斯市政府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向原休斯敦市规划局副局长、现任科珀斯市交管局局长的Raymond请教,并获得详细资料进一步研究,心中疑问才得以逐一化解。
以城市快速路
为骨架的休斯敦
休斯敦是美国第四大城市。2013年,该市人口约220万,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市区陆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有每平方公里1400人。而大休斯敦都会区人口约630万人,陆地面积共23000平方公里。由于低密度的土地开发和极度分散且严重郊区化的居住人口分布,休斯敦市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超长,且早晚交通高峰期间交通量方向分布严重不均,城市公共交通极其落后。上述美国人口排名前三名的城市都建有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休斯敦市直至2004年,才在市中心区建成至今该市唯一一条长约13公里的地面有轨电车。
休斯敦10号公路西段的隔离式高承载率车道
休斯敦的城市交通主要依靠以城市快速路为骨架的道路交通系统,路网布局是典型的放射+环线的形式,由十六条放射状道路和三条环线组成,部分快速路路段的车道数甚至达到双向十六条车道。目前,除三环仅完成环线西侧的建设外,其他道路都已基本建成,至2009年,总里程达到1189公里。在休斯敦71.7%的居民都是独自一人开车上班,完全基于小汽车且低承载的出行方式,导致休斯敦市交通拥堵严重,汽车尾气浓度相当高,成为美国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为治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休斯敦市当局也费尽心思。起初也寄望于修建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但低密度开发的土地利用,根本无法支撑轨道交通所需的最小客流量,修建轨道交通所需的巨额资金无法通过议会的投票表决。休斯敦市当局意识到,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单纯通过增加道路供给、提高小汽车通过量来解决,而应着眼于提高快速路交通走廊的乘客通过量,为高承载率的车辆提供更快、更可靠的通行条件,促使低承载的小汽车出行者采用停车换乘(P+R)、合乘(Carpool)或拼车(Vanpool)等方式。
因此,休斯敦针对放射状道路相继推出逆向车道(Contraflow Lane)、高承载率车道(High Occupancy Vehicle Lane,HOV)[或称钻石车道(diamond lane)]、高承载率收费车道(High Occupancy Toll Lane,HOT)等不同的车道管理模式,来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1/3 | 1 | 2 | 3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