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规划年会 | 陈劲超: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做好超大城市治理必答题

2023-10-07 09:2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2023年9月23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开幕。在全体大会上,武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劲超作题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做好超大城市治理必答题》的报告。

640.png

陈劲超  武汉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很高兴与大家相聚于此。武汉是著名的滨水城市,长江与汉江交汇于此,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5条河流奔腾不息,塑造了山灵水秀的自然风貌、英雄豪迈的精神特质。

自3500年前始建于盘龙城以来,武汉“因水而兴,因商而立,因武而昌,因文而盛”。独特的九省通衢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文化、河湖密布的资源条件、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使得武汉的城市规划有别于世界其他城市,形成了“人水和谐、水城共生”的武汉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五次视察湖北武汉,为武汉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聚焦武汉,赋予武汉重大使命。特别是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武汉的“必答题”。

围绕这一重大课题,武汉市秉持“建设人民城市”的核心宗旨,遵循规划的系统观念和统筹方法,将守住安全底线作为治理之基,将促进高质量发展作为治理之要,将贯彻以人为本作为治理之魂,将全生命周期管理作为治理之策,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

一、治理之基

坚守安全底线,牢筑水城共生的区域格局

武汉水域面积达2218平方公里,超过全市国土面积的1/4,水面率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武汉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理水营城的历史,从东汉末年的却月城、夏口城隔江对峙,到明中期汉水改道三镇分立,到上世纪城市顺江拓展,再到现在的国际湿地城市,城市发展从“背水、抗水”到“护水、融水”,逐渐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守住安全底线。武汉市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守住安全底线,以四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划定13个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在守牢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坚决守住水安全底线,加固堤防808公里,确保长江和汉江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中小河流防洪标准达到10-50年一遇,重要湖泊防洪标准20-50年一遇;开展“四水共治”,统筹推进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湖泊调蓄库容增至15亿立方米,雨水抽排能力提高100%,累计建成海绵城市300平方公里,全面提升水安全韧性。

实施全要素系统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框架。武汉多水、多山、多绿,始终严格生态资源保护和管控,是国内首个颁布《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的城市。首先,强化各类生态要素“应保尽保”,划定了全市166个湖泊“三线一路”、446座山体本体线和保护线,794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24处自然保护地,特别是加强湿地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打造国际湿地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评价武汉:“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其次,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强化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和“汉江-东西山系”的山水十字轴,锁定三环线城市生态环与市域郊野生态环,形成沿武湖、府河、后官湖、青菱湖、汤逊湖、大东湖等六大方向的放射形生态绿楔。在此基础上,推进生态保护从城区走向市域,再拓展到区域,建立了跨行政区生态共保机制,比如与鄂州市共同保护大东湖-西山生态绿楔、共建梁子湖区域生态绿心等,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打造两江四岸,营造世界级滨水景观。两江四岸核心区拥有最恢弘的山水格局、浓缩了最辉煌的城市历史,这里有“白云黄鹤”的诗词、“高山流水”的琴台和“江汉朝宗”的文化地标。为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彰显“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风貌,凸显“龟蛇锁大江”城市核心意象,我们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显山透水,控制黄鹤楼周边建筑高度和视线通廊,推进龟山、蛇山“显山透绿”和东西山系绿道工程,拆除外迁78处码头,贯通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二是赓续文脉,以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古城等复兴千年古城风韵,传承弘扬世界大河文明;三是打造亮点,以汉口国际滨江商务区、武昌滨江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为依托,相继建成一批地标建筑,构筑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建设世界滨水文化名城。

二、治理之要

坚持高质量发展,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协同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明确以城市群、都市圈作为未来区域发展的主要形态。湖北省加快推动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建设,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

空间“聚焦”,建设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四城,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联系紧密,近年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明显,2022年常住人口约2300万人,GDP约2.5万亿元,占比接近湖北省的4成左右,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地区。武鄂黄黄沿江环湖构建了八大城市组团,锚固了“一江两屏、南湖北河、沿江布局、湖城相依”的山水城格局。

破解“摊大饼”,探索多中心组团式的武汉方案。自1927年武昌、汉口、汉阳合一设市以来,如何处理三镇关系是武汉历轮规划的重中之重,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三镇独立,到一桥飞架南北后三镇融合,再到改革开放后主城内聚,我们一直在探索空间优化路径。当前阶段,人口、资源、重大功能均向主城区集聚,“大城市病”凸显。为此,规划统筹山水格局与城市发展,推动形成“两江三镇、五大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有效破解“单中心圈层式”结构带来的摊大饼问题。我们按照20-50平方公里的规模,将市域5个城市组团进一步细分为32个次级组团。目前,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开发区已分别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实现了职住平衡、产城融合,多中心组团式逐渐成型。

打造“主引擎”,跨行政区建设武汉新城。武汉、鄂州临界地区人口增长动力强、科创资源丰富、大江大湖群山富集,在武鄂临界地区布局武汉新城,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打破行政边界进行统筹规划的典范,肩负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武汉新城致力于打造山水城融合的宜居湿地城市样板,严格保护山水资源,塑造南北山水主轴,连通九条绿脉入湖,形成“山湖相映、组团发展”的八大片区。武汉新城聚焦科技创新策源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在光电科学、存储芯片、生物育种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聚焦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战略性产品开发。目前,核心区十大项目已启动建设,以项目大突破带动新城建设大发展。

三、治理之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武汉市经历过新冠疫情的考验和洗礼,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造健康城市,提升宜居水平。健康是城市规划的初心,也是武汉疫后重振的核心目标。围绕“人”的健康,首先,加强医疗卫生设施保障。高标准制定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设施配置标准、空间布局、建设指引等,相继建成“平战结合”医院5座,截至2022年末,全市三级医院76家、全国百强医院5家,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9.86万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7.18张,医疗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其次,加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逐步提高城市体育、养老等健康设施数量和质量,目前武汉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1.96平方米,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超过50张,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同时,加强健康宜居环境营造,构建全域公园绿地系统,重点加强贴近于人的小绿地、小广场、小森林“三小绿地”, 截至2022年末,武汉已建成各类公园800余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4平方米,累计建设绿道总里程超过2217公里。

实施降温行动计划,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武汉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把缓解武汉城市高温问题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行动,从加大通风、强化冷源、减小热岛、增强地表透气、降低碳排及能耗等方面,提出5大专项行动。“通风”行动重点保护城市内外风源,巩固20条自然风道,优化54条人工风道;“活水”行动实施豹澥湖等18个湖泊综合治理,引江水、通水网、清库容、降水温,强化城市冷岛和增强“风动力”;“增绿”行动重点在城市热岛集中区建设林荫大道45条和公园绿地19处,减缓和拆解城市热岛;“透气”和“降碳”行动从建设工艺、工业减排、绿色生活、绿色出行等方面减少城市热源。降温行动将武汉绿色发展“规划蓝图”,转换为了生态建设“施工图”。

推进城市更新,增进民生福祉。武汉将城市更新作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增进民生福祉、改善城市空间品质的关键举措。这其中,首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划定了4片历史城区,加强11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78处文保单位、237处历史建筑等保护,完成了中山大道、咸安坊、昙华林、黎黄陂路等历史风貌街区的改造与整治工作,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初显风采。其次推动成片更新,按更新单元“提功能、补短板”,“十三五”期间全市中心城区已累计完成更新改造规模约9100万平方米,高效推动了10个重点功能区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按照“成片推进,单元更新”模式,推进32片重点更新单元优化升级。

四、治理之策

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国土空间治理能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武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探索建立了“编制-传导-实施”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闭环,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强化规划引领,确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武汉市通过“工作组织、目标体系、空间格局、配置优化”等多维度融汇合一,实现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规划统筹,构建形成以总规为引领,“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编管融合”的规划体系。

强化规划传导,创新规划实施新模式。构建了以“单元传导”为主线的功能区体系,将城市发展的目标落实到不同的功能单元上。城镇功能单元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储备、建设、招商、运营的“六统一”模式,推动成片开发。田园功能单元按照区域资源禀赋特征,分为生态保育型、郊野公园型、农业产业型、综合发展型、乡村旅游型等5类单元,作为乡村地区“居、产、服、游”一体化的基本单元,形成各有侧重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建设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化治理水平。武汉市计划通过三年行动,全市建成包含基础平台以及数据、标准、规则、安全、应用、设施、运营管理等内容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到今年底,将完成全市域8569平方公里二维底图、CIM白模,建成区1200平方公里CIM精模全覆盖及“一标三实”数据落格上图等重点任务,打造完成城市数字公共底座。同时,武汉依托城市仿真实验室建设,通过数据汇集、评估预警、仿真模拟、智慧决策等4个功能板块的建设,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与空间治理中的应用,目前已建成“双碳”模块等20多项,如排水防涝模块,覆盖了100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精度地形、建筑、气象、管网等数据,实现城市内涝场景动态分析和模拟推演。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人民城市、规划赋能,武汉将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努力让城市更安全、更高效、更宜居、更智慧,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武汉答卷!

谢谢大家!

报告整理人:李彩歌

*本文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核。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