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如何采用智慧技术精准评估、全面监测城市运行状态,完善城市体检体系?

2024-02-28 16:3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城乡规划学和规划工作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也事关亿万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学会组织梳理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是推进规划工作进一步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会的基础工作之一。

去年,在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发布了学会组织研制的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清单,希望以此为有关决策部门研判规划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前瞻谋划和布局科研方向提供支撑,引导规划编制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和规划科技工作者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强化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中国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将陆续展开介绍2023规划领域重大问题难题。

微信图片_20240410163850.png

问题类型:工程技术难题

推荐者: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专业委员会

作者:王新峰,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设计二所所长、教授级高工

问题描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的关注重点也从规模速度转向了质量内涵,更加关注满足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关注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改善,更加关注对城市运行中矛盾问题的精准解决。在此背景下,我国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建立以城市体检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体系,通过城市体检,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优化城市发展目标、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解决“城市病”问题。智慧技术具有全覆盖、精准化、动态化等巨大的优势,因此在建立城市体检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数据采集、居民调查、分析评价、动态监测等方面。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通过提高智慧技术的集成分析和动态反馈能力,能够支撑城市体检工作更加全面、精准、及时的监测城市运行状态、反馈城市矛盾问题、制定更新行动策略,实现城市建设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问题背景

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22%,快速的城镇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城市建设发展水平,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但也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例如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供应紧张、安全风险增加、城市秩序恶化等“城市病”。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提出要“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国的城市体检指明了工作体系和评估指标,在几年的实践探索中,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城市体检的技术体系。

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时空大数据对城市各领域的覆盖持续扩大,城市的智慧化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运行进一步向“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发展逐步成为可能。这也要求,未来的城市体检工作必须走向常态化、实时化、精准化、智能化,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更多的智慧化集成技术监测、评估城市发展,逐步形成以智慧分析监测技术为基础的城市体检体系。同时,在精准评估与全面监测城市运行的基础上,加强交互设计等延展应用,面向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应用端的再设计输出,例如规划编制与科研单位、政府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等,让智慧化的新技术真正做到好用,打通城市体检、规划编制、评估反馈、规划修改等方面,形成技术闭环,才能够建立有用的城市体检体系。

最新进展

目前,智慧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城市体检的多个领域,比如,在信息采集领域,可以通过时空大数据、社会感知数据等方式,动态收集城市运行相关的各类数据,在数据分析领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处理方式,实现分析诊断、评估预警、考评调度等功能,在监测展示领域,可以对城市的各项问题进行动态监测,提供可视化展示和多层级联动。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成都市建设了集“数据采集、校核更新、模型分析、评估预警”于一体的城市体检信息平台。该平台通过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上各部门的系统中抽取体检指标中的关联数据,汇聚至体检平台中的“城市体征功能模块”。通过与体检平台中“指标参考值功能模块”进行比对,自动计算形成体检结论,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承接数据,形成有时空点位表达的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同步将体检平台嵌入“城市大脑”,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系统的数据支撑,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迈进。

杭州也是智慧技术应用在城市体检领域的优秀代表:一方面加强对网络开放大数据的深度应用,通过“城市大脑”获取到如机动车速度、红绿灯联控情况等城市运行治理方面的动态数据;通过新技术手段,如手机信令数据、网络大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采集到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覆盖通勤占比、通勤距离小于5公里的人口比例等相对复杂的空间数据。通过多源数据的耦合, 同时引入手机信令分析、互联网数据抓取与可视化等新的分析算法,支撑对城市不同领域的定量评估,分析识别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提高体检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在开展城市体检的过程中,杭州同步搭建了城市体检信息平台。结合杭州“城市大脑”数据资源,分阶段、分模块建设数据采集、上报、统计、分析、反馈的基础平台,完成城市体检各类专项指标可视化展示子系统的开发。通过信息平台开发的部门指标数据填报收集功能模块,支持体检指标值的标准化入库,形成城市体检杭州数据基座。此外,进一步开展平台功能应用探索,构建了社区综合评估功能模块,综合各类设施空间数据用以分析社区建设水平。

未来面临的关键难点与挑战,一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转译和技术集成,使动态化、感知化的智慧数据采集和监测逐步替代传统的部门统计型数据采集。二是在多元数据采集之后,如何分析数据背后的“语义”?如何判读数据所反映的真问题而非假问题,并反馈至城市更新策略之中?三是如何通过某项数据的历年变化揭示背后的真问题,并寻找其背后的原因,以反馈至城市更新策略之中,实现智慧感知与空间设施优化调整的直接对应。四是如何加成技术集成和交互设计,形成以城市体检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技术闭环。

重要意义

城市体检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中国城市走向现代化治理过程中的重大创新。通过智慧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引入,有利于提升城市体检的精准度和客观性,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城市空间运行的内在规律,有利于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解决“城市病”问题、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从具体的经济效益来看,有利于更加合理化的使用每年至少2万亿元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投资。

除此以外,以智慧技术为核心的城市体检,摆脱了对传统部门统计数据的依赖,具有更加广泛的适应性,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广泛推广的潜力,对于扩大中国城市发展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全球城市的未来治理水平都具有突出的示范意义。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