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长宁区发布东中西城市更新方案 着力建设宜居社区

2017-04-06 10:11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作者:唐小丽

3月30日上午,《长宁区2017-2021年城市更新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未来五年,长宁将重点建设宜居社区、重塑商务片区、提升历史风貌区,发展城市低碳生态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也被明确列入方案中。

城市更新根据区域特点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

据长宁区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主任袁祥庆介绍,长宁区的城市更新战略贯穿全区的建设发展,分别根据不同区域特点,以内环线、中环线为界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

图片来源:长宁区新闻办

东区的城市更新聚焦:一是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和利用;二是着眼于文化功能,围绕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功能;三是结合生态环境整治,对环境较差的区域进行改造。

中区的城市更新包括:一是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尤其是不成套住房和居住环境较差居民改造意愿迫切的小区;二是以虹桥开发区为代表的存量经济楼宇改造提升;三是打造虹桥国际舞蹈演艺集聚区。

西区的城市更新包括:一是虹桥机场东片区的开发建设;二是对部分老旧住区开展社区微更新,提升品质、提升功能;三是外环及临空地区慢行系统的建设。

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或成唯一全贯通绿道

据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李薇娜介绍,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是基于外环林带建设的城市绿道,它是依托现有的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等资源打造的城市绿色线性空间。长宁区段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位于外环线以西(苏州河-沪青平西侧机场苗圃)100米林带,全长5.5公里,面积约49.28万平方米。该项目已被纳入城市更新项目“机场东片区及临空园区更新单元”中。

图片说明:绿荫洋房(资料图摄影:薛长命)

据了解,与普通的健身步道相比,外环林带生态绿道最大的不同是植物环绕,绿树成荫。长宁区将对绿道沿线植物和水体进行改造提升,在绿道两侧增加黄山栾树、银杏、乌桕等彩色叶植物。驳岸补种垂柳,种植各类开花植被,增添水生植物,设置亲水平台,打造滨水景观。改造后的绿道四季皆有景,点、线、面不同层次景观错落有致。同时,生态绿道建设和慢行系统建设相结合,叠加步行、路跑、自行车、体育赛事等健身休闲功能。

长宁区段的外环林带生态绿道跨度长,沿途会涉及到市政设施、河流水系的隔断问题,建设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比如,将对沿途的联泾港桥、朱家浜桥等8座桥,以及新建周家浜桥进行“包装”,在贯通绿道的同时,打造散点分布的景观小品。李薇娜表示,整个工程将于2018年建成竣工,届时,该绿道或将成为上海外环林带绿道中唯一一条全线贯通、畅行无阻的绿道。

实施城市更新战略 着力提升城区宜居品质

据长宁区住房和房屋管理局局长俞浩介绍,2017年,长宁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完成二级以下旧里房屋征收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区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精品城区的奋斗目标,着眼于大力实施以住宅小区微更新和历史建筑修缮为主线的城市更新战略,着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区宜居品质。

俞浩说,针对长宁区现有的24.6万平方米不成套房屋,结合房屋的类型、结构以及改造条件,以城市规划为导向,制定具体可行性的一小区一方案、一楼一设计。除此之外,考虑从2017年起,将每年实施的30万平方米整治统一纳入精品小区建设范畴。在“穿衣、戴帽、换胆、改水、整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公益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质。

目前,长宁区共有武夷路、愚园路、新华路三大历史文化风貌区,拥有121处、400余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总建筑面积约计50多万平方米。俞浩表示,必须坚持保护、传承、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实现历史风貌的延续和使用功能的改善,做到坚持“留住”,对老洋房的拆除采取慎重的态度;坚持“修好”,做到修旧如故、内外兼修;坚持“提升”,结合街区的环境整治以及各项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来优化历史街区的整体环境面貌。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