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会客厅 > 正文

邹德慈院士:城镇发展规划需警惕大城市巨型化

2014-04-29 10:39

随着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将在2014年开始新的实践。

《瞭望东方周刊》日前就中国大城市、核心城镇群的发展问题,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

邹德慈院士

作为中国最好的规划专家,邹德慈在十多年来参加了首都总体规划、上海发展战略研讨等30多个重要科技咨询项目。在2013年中国工程院“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重大咨询项目中,他领衔主持了“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规划与合理布局”和“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战略与对策(综合报告)”等子课题的研究。

邹德慈强调,中国城市必须实行清晰的分类发展原则,中国600多个建制市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浪潮中都应该拥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即使大城市,也并非都要像“北上广”一样成为巨型城市。

大型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影响

记者:说到城镇化问题,中国最好的榜样恐怕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圈,您如何评价这三个区域?

邹德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我国规模最大、位置最重要的三个城镇群。其中,无论是地域范围,还是所包含的城市、人口数量,长三角是最大的一个。总的来说,长三角城镇群既包括常规意义上的上海、江苏、浙江,也包括后来增加的安徽。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整个社会都非常看重这三个大的城镇群。这三个城镇群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22.8%的总人口和37.5%的经济总量,人们就断定城镇群的发展形式较好。可是,三大城镇群较大的规模与效益,也说明现在全国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这三个城镇群各具特点。比如,珠三角面积比长三角小很多,珠三角最核心的部分只有1万平方公里左右,所谓“大珠三角”也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右,而长三角则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所以,珠三角发展中要非常注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等尺度的问题,而一般人思考问题,常常离开尺度。

珠三角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紧连港澳。考虑珠三角城镇群问题,一定要把港澳囊括进来。要正视香港的带动作用。这是珠三角与长三角、京津冀的不同之处,也是珠三角的特点,是珠三角的优势。

记者:在这三个区域内,中心城市对周边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邹德慈: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之间有一定的辐射和吸引,但没有充分发挥优势互补。京津距离较近,但两个城市的职能、在国家的地位上有很大差异。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同时也是科技、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沿海通商口岸,是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但在发展过程中,天津与北京有一定的竞争和矛盾。

河北,各方面都在为北京、天津服务,产生着一种“虹吸”作用,长期以来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近几年,河北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已经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处理与京津的关系,现在尽量利用北京,着力发展环首都经济圈。从北面的张家口,到东面的唐山、秦皇岛、廊坊“北三县”之称的三河、大厂、香河,一直到北京南面的固安、涿州等地,都在尽量利用北京给予的区位优势发展自己的经济。

同样,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江苏、浙江,还延伸到安徽省的皖江经济带。

珠三角是以广州为龙头,连接香港、澳门,辐射两广、海南。不过,紧邻广州的东莞、佛山等地很好地发展起来了,但是粤北、粤西等地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现在城镇群对周边的辐射影响也有“虹吸”作用,抑制周边地区的发展,甚至更为复杂的互动影响关系,尤其是大城市对周边的影响。比如,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50位的城市,它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各不相同,有些是起积极带动作用,有些则是抑制了周边的发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城镇群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

记者:说到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负面影响,恐怕京津冀地区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您对这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有何建议?

邹德慈:首先,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城镇群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强化其对周边区域和“三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引领国家发展方式转型,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同时,要认识到中心城市过度集聚、区域一体化程度不足、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京津冀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们要以首都新机场建设为契机,打造京津冀产业协作区,启动首都经济圈建设;严格控制北京建设用地增长边界,逐步引导首都职能区域化,强化首都南部地区发展,构筑面向区域的空间格局。继续强化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引领作用,依托“双城双港”空间格局,构建辐射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产业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河北环京津区域城镇发展,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整体上形成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分工体系。

要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在京津外围地区特别是首都机场、新机场地区构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面向区域的多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节点。推动城镇群、都市区内部轨道设施建设,完善一体化发展的设施支撑。

并且,还要做好区域生态共育、环境共建。统筹考虑区域对水资源的不同保障需求,共建区域性调蓄水库等重大设施。逐步完善区域生态保障,合理构建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脆弱地区的资源共同保护与生态条件改善。重点健全北京与河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区域生态保育补偿机制,构筑首都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并加强对环首都贫困地区的发展扶持,提升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

1/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