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段进: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学术内涵的四个思潮

2024-01-03 10:29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导读

2023年11月24日下午,东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老师受邀出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师讲堂”系列活动,以《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学术内涵的四个思潮》为题作主题讲座,并与同衡嘉宾展开交流。

1.png

本次讲座,段进院士就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理论思潮、学术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国家需求导向的城市设计未来进行展望。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及观点:

01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我们认为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可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跟很多重要事件是相关的。按照大事件,我们简单说一下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从古到今城市设计一直是存在的。城市设计在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之后被定义为“当代城市设计”。

引子:传统城市设计

中国古代的营城思想,一方面是强调理想、整体性的秩序,另一方面是现实和局部调整的营造,讲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在这个过程当中都离不开设计,所以我们可以讲传统的城市设计实际上一直是跟规划结合在一起的。

2.png

周王城图(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3.png

1877年的宁波(来源: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485)

阶段一:早期西方设计思想的渗入

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前。清朝末年至1949年间,中国历经租界分割和内外战争之乱。在文化和技术介入的同时,西方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租界建设,并对其所实际控制城市地区进行了城市设计,由此,早期西方设计思想与城市建设经验渗入中国。1927年后,中华民国政府广泛开展都市计划,国外建筑师和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市政专家等进行了不少城市设计思考和实践。这些思考和实践渗透着欧美国家早期的城市设计思想,但已初步具有中国本土自我意识,形成了中国当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前奏。

4.png

租界建设:天津原英租界

(来源:朱雪梅.中国·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3)

5.png

都市计划:上海市行政区鸟瞰图

(来源: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4)

6.png

华人研究:1929年《中央日报》第489期局部

(来源: 段进,刘晋华著.中国当代城市设计思想[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049)

阶段二:苏联模式和“城市规划设计”

第二个阶段就是解放以后,1949年至1950年代末,苏联的城市建设模式给中国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发展带来助力。苏联的“自上而下整体计划”模式(指国家计划、城市计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施工等一体化)满足了我国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一些城市发展思想,与中国传统城市思想及发展现实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如中国的专家最著名的“梁陈方案”等,实际上也有自己的思路。

7.png

“梁陈方案”中对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选址的建议

(来源: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

8.png

苏联经验与专家:北京市总体规划1954年苏联专家修正之后的方案

(来源: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

9.png

自上而下的整体计划模式:西安市某住宅区设计图(1954—1959年)

(来源:李浩.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上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00)

阶段三:特殊时期下的困境

195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这段时间是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一系列政治运动影响了社会正常秩序,城市环境破坏殆尽,违章建筑大量出现,住宅和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分布也不合理。城市设计受到极大的阻碍。这一时期的城市设计思想和行为表现为“乡村城市化,城市乡村化”,既有“反城市”现象的发生,又有特殊的城市设计成就。

在那个时期强调进行乡村建设,像我的老师这一代人都在乡村做乡村设计。他们把乡村设计、规划都放在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也做出了一些城市设计的成就。

10.png

拆城墙、反城市:拆除尚余有立柱的北京西直门

(来源:王军.城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3:305)

11.png

困境中探寻:乡村设计的相关成果

(来源: 段进,刘晋华著.中国当代城市设计思想[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089)

12.png

13.png

困境中探寻:北京某人民公社许家屋生产队规划设计平面图

(来源:华揽洪.重建中国:城市规划30年(1949—1979)[M].李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87-89)

阶段四:欧美现代城市设计引入与先行探索

再往下是改革开放时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国建立并逐渐恢复和健全了城市建设法规体系,为城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欧美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引入中国,做了很多实践,如上海虹桥新区、五马祠街景规划设计等等。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苏联模式”和“欧美模式”共存的“双模式”的状态。出现了以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影响深远的城市设计实践。

14.png

上海虹桥新区规划平面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资料集第5分册: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5)

15.png

16.png

曲阜五马祠街规划设计之平面图、立面图

(来源:吴明伟,薛平.认识、探索与实践——曲阜五马祠街规划设计浅析[J].建筑学报,1988(3):26-32)

这个时候的学术交流开始增多,包括北京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建筑学会第五次大会、城市与建筑设计学术讲座、城市与建筑设计大会等。我们也开始引进一些国外的城市设计师到中国来讲城市设计。那时候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就建筑单体讲建筑单体,没有一个整体的设计思路。邀请国外的设计师来讲,有助于打开视野和开阔思路。包括去美国考察,出版译著,如《城市的发展过程》《市政设计》《外部空间设计》等等。那时候我们所有的在校学生基本上都会读这些书,这就是我们对城市设计的启蒙教育。

阶段五:本土化实践、理论与方法兴起

到了第五阶段是从1990年代开始,对国外城市设计理论的认知继续深化。“市场经济”和“国家计划”两种组织方式的冲突和协调使城市设计实践有了真正的条件。尤其是在海口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和上海陆家嘴城市设计之后,面向中国本土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开始兴起。以深圳为代表,深圳是第一个把城市设计的内容列入管理规定的城市。

17.png

海口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宣言

(来源:董光器.古都北京五十年演变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04)

18.png

罗杰斯的上海陆家嘴城市设计方案模型

(来源:理查德·罗杰斯,菲利普·古姆齐德简.小小地球上的城市[M].仲德昆,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7)

19.png

第一个把城市设计列入地方城市规划条例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法定图则审批办法》《城市规划标准分区》等

阶段六:繁荣的实践与制度化、系统化建构

2000年代,中国城市设计发展逐渐成熟。中国学者结合国外理论及国内需求,编著了多种版本的《城市设计》专著,研究逐渐理论化、体系化。尤其是对一些大型设施,包括国家大剧院、北京奥体公园、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上海世博会的讨论,不像以前只讨论建筑单体本身,已经讨论到区域、整体的城市风貌、整体的城市之间的关系。实践的高潮引发了从设计到实施的系统框架研究,出现结合控规的城市设计导则研究和实践。

20.png

多种版本的《城市设计》专著

21.png

天津于家堡城市设计中的地块开发控制

阶段七:新时代城市设计的新局面

第七个阶段我们认为是从2010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理论发展已趋向多元,在时间、形态、社会、功能、视觉等多个维度上出现了各种城市建设运动或城市设计理念。城市设计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在空间研究方面,出现了空间句法分析、城市形态学分析、交通链路分析、大数据可视化的分析等理论和技术工具;

在设计过程方面,出现了以计算机视觉模拟、物理环境分析软件等为代表的工具;

在决策和管理方面,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得以采用。

这种技术化倾向体现出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城市设计过程和决策的特征,我们认为城市设计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完整化、体系化的发展阶段。

02  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学术内涵

我相信各位在做城市设计的时候肯定也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时候是我们对其内涵界定不清,所以造成了我们在实践当中的一些困惑。我们做了研究以后认为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思潮,包括形体的设计、设计的综合、设计的控制和政策的设计。

这四种思潮之间是存在关联的。现在普遍存在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四种思潮之间存在迭代关系,或者是先进和落后的关系,但并不是这样。思潮的出现有其原因和先后关系,但它们不是完全迭代的关系,而是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的拓展关系。这点如果不说清楚,我们在实践当中会碰到很多困惑。

思潮一:形体的设计

最早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就是“形体的设计”,认为城市是可以被营建而成的建筑空间的集合。从理论研究层面,我们刚把城市设计引入中国的时候有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城市设计”就是“城市立体空间的塑造”。在我们广大的实践工作者和管理者中,最早期的想法和认知也是认为城市设计和规划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立体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使规划和建筑之间搭成一个桥梁,通过城市设计让规划实践到建筑。

这个思潮的主张就是认为我们是设计一个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是形体的设计,认为城市设计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的“扩大化”、延伸和“超越”,因而它处于学科体系的“灰色地带”,但又因其“图式思维”,应偏于“建筑学范畴”。

它更注重对物质空间的具体问题进行处理。所以有学者认为它忽视了城市物质空间背后的深层结构和意义,以及城市生长过程的意义;也有人认为后现代城市早已游离于自身的秩序之外,思潮的实际价值已逐渐降低。

但是反过来讲它有没有用呢?理念是在向前发展的,但是不能用单纯的迭代思路。形体设计依然是我们规划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能被否定。

22.png

罗马地图(1748年)(来源:金巴提塔·诺利绘制)

思潮二:设计的综合

城市设计的作用就是在形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城市建设层次、学科专业的不同建筑方案进行综合协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个思潮主要的主张是将城市设计视为“城市要素分离、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缺乏整体性的现实状况而出现的对策”,强调其作为一种综合环境营造,应重视与社会、政治、经济相交互,以此来平衡不同维度的各城市发展要素。

我今天讲的思潮是站在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来谈的,实际上我们在理论、方法、实践等很多方面是领先的。这些思潮国际上也出现过,他们的思考方式就不仅仅放在城市形象跟风貌特色方面,已经到了空间管理的内容。

思潮三:设计的控制

我们认为蓝图式的设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在整体逻辑上对全过程进行控制。规划设计有一个说法是“三分设计、七分管理”,就是说如果不介入管理,设计是不能很好地实现的。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可控的过程。

我们知道规划学科和建筑学科有非常重要的相关性,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其本质区别就是:建筑是产品而规划不是。虽然建筑设计也需要人文、文化和创意,但是它所设计的是产品,最终出来的结果是施工图,是厂家或者施工方按照图纸施工。但规划所设计的对象不是产品,是一个复杂性系统,规划设计就是想办法让这个系统更加优化的运行。所以我们认为城市设计最重要的内容是设计控制,而不是设计本身,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转变,才会形成思潮的转变。

所以现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就出现了“城市设计导则”或者是“设计图则”。我们要清楚,“图则”“设计控制”的重要作用是控制不出现最坏的现象,引导朝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为了实现设计方案和作品。

23.png

南京城市设计导则示例

(来源: 段进,刘晋华著.中国当代城市设计思想[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266)

思潮四:政策的设计

最后一个思潮就是政策设计。2000年代前后,城市设计实施已得到广泛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利益诉求带来了对城市设计价值因素的观察和思考。学界开始反思,认为城市设计的实施性取决于它能否正确应对背后的复杂利益格局和多元价值观念。

后来我们的政府和很多专家都讲,做那么多设计没有用,没有政策的支持或者没有用政策引导,城市就会自觉朝更“重要”的方向发展,包括空间资源分布、公共环境的价值效应等等。所以现在一般我们的城市设计做完以后会做一个行动计划,也就是配套这个设计的政策设计,这都是很重要的方向。

政策设计在国际上很受重视,国际上重视政策的设计,不单包括保证设计的实现,还包括用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这方面也很重要。

小  结

当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四大理论思潮,它们出现的背景和时间我们可以讨论,但是一定要记住,他们不是迭代的关系,迭代观念对于我们的学科发展和教学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它们的核心仍然是城市空间,我们一定要落实到空间上。

把四种思潮放在一起比较,总体上来说,“形体的设计”和“设计的综合”主要是依赖设计行为,强调空间的设计;“设计的控制”和“政策的设计”主要依赖运作的机制,强调了社会的控制。这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不应该单独表达。

24.png

大师讲堂现场(来源:同衡自摄)

03 国家需求导向的城市设计未来

通过上述对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知道城市设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学理逻辑,更重要的是和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转变的历史发展趋势相关,主要是“四大背景,五大趋势”。国家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设计、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展望未来,同样也要考虑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历史背景,城市设计的角色定位是需求背景下的发展应对。

背景一:国家对城乡发展的高品质要求。

从住建部到自资部,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类办法、文件对城市设计仍然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5号)

“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强化详细规划编制管理的技术支撑。重点地区编制详细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应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要求开展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方案经比选后,按法定程序将有关建议统筹纳入详细规划管控引导要求。”。

——《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43号)

背景二:地方城市规、建、治中的特殊要求。

大家知道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经过一次修改,在第二次修改后把“城市设计”内容删掉了。但是各地方政府将城市设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加强,近20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完整的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文件,并在规划管理法规中增加了城市设计内容,城市设计已经成为地方实践的重要工具之一。

25.png

各省市城市设计的相关制度文件中的城市设计类型及其与法定规划衔接的关系

(来源:基于作者2020年收集的资料自绘)

背景三: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机遇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以后,“五级三类”以及“全要素”便要求了城市设计也要有新的应对。如果没有新的应对,城市设计也不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26.png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来源:基于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一张图读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绘)

背景四:国家城乡发展战略的新型模式

现在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区域协调发展”,像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在这些规划和设计当中也在探索城市设计发挥的作用。第二个关键词是“城市更新”,第三个关键词是“乡村振兴”。实际上从现在国家的新型发展战略来说,这三者都是非常需要城市设计的,而且也突破了以前我们传统城市设计的一些观念。

趋势一:治理衔接:规-建-管的纵向全贯通

治理衔接的趋势,也就是讲“规建管”的纵向贯通。是纯粹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设计,之后按照设计落地。上面讲了不能把城市作为设计对象来设计,但事实上城市设计是形态设计,也是设计的综合等建设实施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叫“规-建-管”呢?因为不单单是规划当中的“五级三类”,在建设当中就可以进行实施性的城市设计。所以城市设计可以分为“管控型城市设计”和“实施型城市设计”。整个过程的治理衔接的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7.png

空间全要素设计研究(来源:段进团队自绘)

28.png

泗洪城隍庙地段详细规划设计鸟瞰图(来源: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泗洪城隍庙地段详细规划设计”项目)

趋势二:内容边界: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设计领域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理念和技术方法,基本上是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设计领域。

横向全覆盖是传统的城市设计,基本上是在镇、城内部做设计,但是新型的城市设计是要求全要素的城市设计,“山水林田湖草沙”都要涉及。如果不涉及全要素是会有很多遗憾的,比如江苏有好几条高速公路穿越了很好的景观湖,如果规避一下就可以保持很好的湖景。我们再回到中国传统的理念“天人合一”的思想,城市的选址、定位,都跟周边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关的,所以这也可视为是一种理念的回归。

另外就是纵向全贯通的城市设计。我们所做的内容越来越深化、细化,以前我们主要关注形态,现在对跟形态相关的内容也非常关注,包括权属问题,以及一些活动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深入地往下做。

29.png

新型城市边界与传统城市设计边界对比

(来源:段进团队自绘)

30.png

用地权属图

(来源:董亦楠,韩冬青.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中的地块分级——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2022)

趋势三:技术语言:图纸、系统、政策多位一体

前面已经讲到了四个思潮,城市设计的技术手段已经扩展至包含了空间结构、生态系统、历史文脉、用地功能、风貌特色、公共空间等在内的城市各个系统中,所以现在城市设计的技术语言是图纸、管控、系统、政策多位一体的,成为了空间治理的工具。因此大家在接受委托做城市设计的时候,要跟甲方了解清楚做到哪个层面,如果不说清楚甲方可能提出更多要求,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趋势四:作用方式:“纳入规划”与“设计实施”优化空间品质

通过“纳入规划”和“设计实施”两种途径,城市设计可以作为一种管控的补充,补充到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中,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一部分。一方面是通过纳入空间信息平台进行一张图管控来实现,另外一个方面是通过设计实施来实现。通过设计实施来实现的思路不容忽视,它是通过城市建设行动,包括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通过进行空间优化设计进入方案实施来实现。这两种方式,在规划阶段是底线要求,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是优化的要求,这是它们的不同。

31.png

城市设计分为管控性城市设计和实施性城市设计

(来源:段进团队自绘)

趋势五:工作方法:数字技术与公众参与及全过程服务

工作方法也是大家要注意的。现在的数字技术进入数字管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和全过程的服务,这个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城市设计以后要走进社区,要做全过程的服务。

04 结  语

展望未来:城市设计强化作为方法与空间品质提升工具的作用

如今的城市设计不但在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在制度建设上也进行了重要探索。住建部出台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部级的城市设计技术管理的文件,清楚阐述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层次与技术框架,自资部颁发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TD/T 1065-2021)》详细阐述了在新的国土空间五级三类中,如何运用城市设计方法提升空间品质。未来,随着区域协同、乡村振兴以及城市更新战略的需求,一定会对城市设计的方法、内容以及制度建设有新的探索和新的成果。

面对更为复杂的城镇化形势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需求,一方面,城市设计作为设计方法应强化设计思维,向更广阔的空间领域拓展,向更丰富的多维设计深化,成为提高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在中国逐步成为重要的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应继承其灵活性、问题导向、整体统筹、弹性思维,在城乡建设中发扬其创造优秀的传统。

城市设计不单单是控制底线,创造优秀也是要靠城市设计的,所以城市设计责任重大,内容也比较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