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正文

《公园城市指数(2024)》重大成果发布

2025-09-01 07:16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8月30日,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体大会在沈阳召开。开幕式上,《公园城市指数(2024)》这一重大成果发布。

8月29-31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已纳入中国科协推荐的全国重要学术会议)在沈阳隆重召开。8月30日,在规划年会全体大会开幕式上,《公园城市指数(2024)》正式发布。

公园城市指数(2024)

公园城市指数致力于公园城市经验提炼和理念推广,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自主创新的一套更温和、更包容的新型学术成果和公共技术产品,可对每座城市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城市自身的长项和短板。

1.jpg

8月30日,《公园城市指数(2024)》在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正式发布。

《公园城市指数(2023)》首次实现全国337个地级以上行政区评估结果全覆盖,于去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正式发布。指数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关注,亮相第十二届世界城市论坛(WUF12)推介交流,收到浙江省、湖南省,以及合肥、成都、东莞、芜湖等市的响应,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历经五年深耕,公园城市指数实现从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构建到全国评估的突破,持续推动建设科学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基于最新前沿导向与数据迭代,在此正式发布《公园城市指数(2024)》

2.jpg

段进副理事长发布《公园城市指数(2024)》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作为发布人,正式揭晓了《公园城市指数(2024)》。公园城市指数构建的“1-5-15”的框架体系,高度契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涵盖了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3.jpg

《公园城市指数(2024)》从指标迭代、数据拓展、算法延续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更新。

总体45个指标保持不变,通过增加数据渠道、优化数据选择,对公众活动参与度、文化产业活跃度、开放链接度、智慧支撑水平四个指标进行了迭代调整。

公园城市全国数据库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数据总量和覆盖率显著提升,并实现了六个年份延伸覆盖。

基于标准研究与数据分布特征,制定 “六档级” 评估方法,确保了不同年份的数据可比性,沿用上一版的分数节点稳定打分规则。

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卓越优秀城市聚集在东部沿海及长江经济带,提档升级城市多为中小城市,逐渐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4.jpg

《公园城市指数(2024)》全国评估结果

与2023年对比,总体得分方面,全国城市平均值、中位数均提升,243个城市得分上升,头部表现良好城市增多,尾部较弱的城市缩减。

五大领域和谐共生方面,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东地区表现亮眼,汉中市、龙岩市首次进入前5%,进步显著城市主要为中小城市。

五大领域品质生活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优势明显,合肥、自贡及福州首次进入前5%,进步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五大领域绿色发展方面,长江经济带中的大城市表现态势强劲,嘉兴市、上海市首次进入前5% ,北方地区中小城市进步显著。

五大领域文化传扬方面,长三角地区文化软实力优势扩大,前5%城市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进步突出城市全国均衡分布。

五大领域现代治理方面,沿海地区大城市优势突出,三亚市等六个城市均跃升前5% ,进步城市增幅较大。

东北地区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区域,其中88%的城市得分实现提升,牡丹江市、伊春市、延边州增长带动区域整体提升效果显著。沈阳市在指数连续评估中,综合表现持续领跑东北地区,四大领域、多方向表现位于区域前列。

5.jpg

沈阳市综合得分位列东北地区36城之首

为更全面地体现公园城市指数评价的多维特征,在综合得分排名之外增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引导性和鼓励性的单项奖项,分别聚焦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引领、跨越式进步与区域性示范作用三个维度。

方向冠军城市

方向冠军城市指蝉联首位且方向分数逐年增长的城市,成都市在人气活力方向连续两年位列第一,展示出超大城市的特色烟火气质。

最快进步城市

最快进步城市指分数提升比例最大的城市,佛山市从优秀城市跨入卓越城市行列,展示出大城市的强劲发展动能。

全面跃升城市

全面跃升城市指各领域均明显进步的城市,衢州市实现五大领域表现全面提升,展示出小城市的综合发展潜力。

未来,研究团队将持续深化公园城市指数成果拓展应用,开放专题研究合作、推进指数对地方实践的服务,诚挚邀请行业同仁及各界伙伴共同参与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