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24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如期实现了“五年成型”的目标,标志着北京最大的“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建成。据悉,温榆河公园二期将于9月29日全面对外开放,届时市民可直接前往免费游园,无需预约。
据了解,温榆河公园是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城市绿色空间,已成为北京城区规模最大和类型最丰富的自然带。随着二期工程的顺利完工,公园整体规划的30平方公里已全面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约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0%)的区域采用留野、再野化、荒野化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截至目前,公园内记录到的动植物物种已超过880种,五年内新增超过200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健康水体的指示性水生生物在多处水域被发现,蝶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双双提升。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方狭口蛙等在此安家落户。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黄胸鹀、大鸨、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稀客”频频到访。
同时,温榆河公园二期还被赋予了城市安全职能,成为北京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其蓄滞洪量高达1200万立方米。这一功能的实现,是完善中心城区防洪体系和城市副中心防洪系统工程的重要节点。通过科学的流域规划和先进的水利设施建设,公园巧妙实现了“平急两用”:平日是市民游客享受自然美景的乐园;遇到常规降雨时,公园变身为城区东北部的“大海绵”,积蓄雨水,并有效补充绿化和市政用水,每年可节约用水400万方;在遭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则可迅速转化为有效的洪水蓄滞空间,极大缓解下游区域的防洪压力,显著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综合韧性。
此外,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体育、商业活动则构成了其吸引百万市民的“软实力”内核。温榆河公园二期致力于打造“北京城区最大的百万市民乐园”和“千万市民的后花园”。
据介绍,园内规划建设了满足全年龄段需求的多样化活动场地。从静谧的森林步道、观鸟湿地、露营地,到充满活力的草坪音乐节、创意市集,以及马拉松、自行车、网球、马术等体育赛事,再到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文化展览,这里已成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活力舞台。无论是家庭周末出游、朋友聚会,还是个人寻求放松,都能在此找到心仪之所,使其真正成为服务超大型城市市民的高品质户外生活中心。
据悉,温榆河公园地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是北京跨行政区域最多的大尺度生态空间。作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公园二期建设充分尊重并凸显了各区的资源特色与发展定位,形成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精彩格局。
其中,朝阳段打造“五宜”融合的城市活力区,着力构建功能复合的城市绿色客厅。注重与周边城市功能无缝衔接,引入创新业态,创造就业机会,营造学习交流氛围,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昌平段突出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广泛运用低碳、节能、环保技术,展示智慧园林、新能源利用等前沿理念;顺义段承载文化传承与乡愁记忆。通过景观节点、文化小品、特色非遗剪纸活动等方式,讲述顺义故事。
下一步,温榆河公园将按成长型公园定位不断完善功能,持续探索建立高效的“市统筹、区主责”的“一个公园”运维管理机制,坚持以水为脉,研究推进温榆河生物多样性生态廊道构建及更大范围水网建设,持续释放温榆河公园的生态辐射效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