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吕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5-10-17 11:27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吕舟

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应当呈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均衡发展,城市的文化建设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工作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使市民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市民的创造性,本身就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在建设与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21年提出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这一体系。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注重将现有历史文化遗产整合为具有系统性的整体,讲好中华文明的精神特征,讲好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伟大成就,形成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让城市更有精气神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着力点,使得对城市中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点扩展到线与面,也使得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的特征得到有效保护。随着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价值阐释,这些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性获得进一步表达,城市的精气神得以显现。

2005年7月,“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强调了澳门文化遗产对文化交流、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独特的城市形态和多元文化发展的价值。这极大地促进了澳门人民的文化自豪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城市文化建设,使澳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同时促进了澳门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

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全球性文化价值阐释,都对这些城市精神特质的展示和弘扬产生了巨大作用,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的文化事件,深刻影响着城市生活,促进市民关注城市的发展,投身于城市的文明建设。

2024年,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过程中不仅整合了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大量市民参与到了与北京中轴线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中,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为例,4届大赛参与人数超46万人,市民不仅通过参与大赛表达了他们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更通过大赛投身到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活动的设计与创作过程中。大赛在4年中获得了超过20万件创意产品设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价值阐释促进了数字技术在北京中轴线保护和价值阐释过程当中的运用,这种运用不仅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延伸,更使北京中轴线的文化主题通过数字技术转化到当代生活的文化创意设计当中,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赋能当代生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基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保护对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阐释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层面,更体现在城市精神特质以及促进社会广泛参与、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上。

(作者系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