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正文

北京朝阳捧回全球人居环境领域最高荣誉

2025-11-06 14:16 来源:北京朝阳

好消息~

在第二十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

暨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盛典中

北京市朝阳区凭借

在可持续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

荣膺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授予的

“全球更绿智慧城市”奖

该奖项为论坛创办20年来

首次颁出的“新飒飒奖”城市类

最高级别荣誉

标志着国际权威机构

对朝阳区可持续城市治理成果的

高度认可

“新飒飒奖”有多少含金量? 

1.png

“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简称“SCAHSA/飒飒奖”)由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于2005年创立,是该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权威奖项。2024年飒飒奖全面转型,升级为“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简称“新SCAHSA/飒飒奖”),共设有城市类、规划设计类、环境类、创新类等10种类别。

2.jpg

在今年的评选中,朝阳区凭借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典范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为全球其他城市在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提供了“朝阳经验”。

北京朝阳何以获此殊荣? 

3.jpg

作为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和国际交往主要窗口,朝阳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态筑基、城市更新、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等多项举措,将绿色低碳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以“宜商、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为目标,形成了多维度协同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生态治理:颜值实力双提升

朝阳区实现了亮马河从劣Ⅴ类黑臭河道到Ⅲ类水质的大幅跨越,打造了“1河2湖24桥18景”国际风情水岸,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同时,持续推进“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构建“两轴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与“两环六楔、五河十园”生态格局。

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全区基本实现“无煤化”,2024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均下降5%以上,碳排放强度稳步降低,人均CO2排放量约3.71吨。

筑牢绿色生态基底,全区绿地总面积达1.7万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3.3%。建成的两道绿化隔离地区,串联440公里绿道,曾获国际风景园林奖。

守护生物多样性,全区记录物种1892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为高密度建成区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有益经验。

城市更新:生活品质再升级

朝阳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模式,完成郎园Station老仓库转型、望京小街微更新等标杆项目,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注入更多绿色活力。

全区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近十年降幅达65%;不断拓展绿色公共空间,建成一批大尺度生态公园,真正实现市民“开窗见绿、出门入园”,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产业升级:多元共治更高效

中关村朝阳园集聚36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6家上市企业、16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效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产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依托“城市大脑”“生态大脑”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公共交通实时预报率达97%,环境治理精准度显著提升。

民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每万人医生数超81人,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超95%;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超过90%,公共部门女性就业比例达41%,市民幸福感持续增强。

朝阳区通过组建“政府+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头部企业”联合体,不断强化使馆区、国际社区生态服务,成立绿色志愿者联盟,形成多元共治的绿色治理新模式。

未来

朝阳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

继续深化可持续发展实践

积极拓展国际友好城区合作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贡献更多朝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