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深圳市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共同印发《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政策创新,破解保护工程融资难题
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回报周期长,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广东此次新政系统整合政策性金融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从“被动抢救”向“主动传承”转变。《通知》围绕“十五五”时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目标,明确提出将重点支持全省20个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及20个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升项目,力争带动相关投资规模达300亿元。
差异化策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广东地域辽阔,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阶段各异。为避免“一刀切”,《通知》提出差异化支持策略。
在珠三角地区,重点支持建筑活化利用、风貌提升、智慧化管理等类型项目,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功能融合。
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优先保障建筑保护修缮、风貌修复、必要基础设施与防灾设施建设,夯实保护基础。
“一地一策”精准赋能,让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都能找到适合的保护利用路径。政策性银行主动服务对接,在政策培训、项目策划、融资方案设计等方面提供优先支持和分类指导。
金融“活水”,政策性银行拿出实招
国开行广东省分行、国开行深圳市分行给予最长达30年的贷款期限,享受重大项目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并开辟授信绿色通道,承诺在资料齐备的条件下两周内完成审批。
其中,“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应位于广东省内已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或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且所属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应已完成批复流程。
农发行广东省分行安排了3000亿元中长期信贷额度专项保障“保护传承利用项目”,享受最优利率政策,设置还本宽限期,宽限期内只需付息无需还本,缓解项目前期压力。
其中,“保护传承利用项目”应位于广东省内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保护范围,且所属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已完成批复流程,其中传统村落应纳入省级(含)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发布的相关名单。
为确保政策红利高效直达,《通知》构建了“县级申报、市级初审、省级审核”的三级工作流程,并建立项目储备库,实施动态管理。为确保政策落地不走样,省级部门还将联合金融机构组建综合服务团队,为地方提供从项目谋划到融资落地的全链条指导,实现“融智”与“融资”相结合,谋划投融资工作,严格防控风险,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