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红色旅游中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探析

2021-06-28 17:29 来源:城市规划

“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1935 年2 月,中国共产党在扎西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革命光辉的转折点。自此,“扎西会议”会址成为中国革命发展史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先后被评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04 年出台的《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扎西会议”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云南省仅有的两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①。

“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以“扎西会议”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核心,将红色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与地方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相结合,进行了整合性的规划研究。

1 历史街区的空间界定与规划定位

扎西镇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历史悠久,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与“扎西会议”相关的红色景区包括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和“扎西会议”会址三个部分,其建筑与环境风貌保护较好,但局部需修缮更新。景区外围是扎西传统老镇所在地,保存有一定规模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传统建筑,但由于年久失修,其建筑质量与风貌均较差,需进行较大幅度的规划调整与更新重建(图1)。

▲ 图1  现状用地分析 Fig.1 Current land use

“扎西会议”红色景区多年来一直是云南省较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长期以来此类活动并没有对当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实际上,除了这些景区外,其周边尚有可供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周边居住街区当前虽稍显破败,但仍具有较为古朴的历史风貌,传统川南民居的穿逗式建筑风格十分明显,街区主要空间肌理也保存完好。尤为难得的是,街区中仍然生活着众多的本地居民,使得特色空间的汇聚和乡土情感的交流相互融合,成为集中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的城镇空间,具备将红色旅游和地方民俗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的充足潜力。

本次规划在以三处红色景区作为绝对保护区(5.26hm2)的基础上,将对“扎西会议”红色景区的保护开发扩展到周边街区的规划与建设中,将主要历史文化风貌尚存的上街、老街地段,设定为严格控制区(32.85hm2),这不仅是对绝对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的整体考虑,更是将以绝对保护区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与由周边历史街区体现的地方文化与民俗旅游相结合,为“扎西会议”历史街区的建设开发走出一条新路。而严格控制区外围传统特色与现代风貌混杂的部分地段,被设定为风貌协调区(46.13hm2),作为传统乡土风貌向现代城镇格局逐渐过渡的区域(图2)。

▲ 图2  规划区划分析 Fig.2 Classified areas

总之,本次“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以红色旅游为依托,以传统街区历史风貌和空间肌理的恢复更新为重点,对街区进行建筑改造、空间梳理和旅游开发的整合性保护规划。

2 历史街区的整体空间整合

“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在于对历史街区整体性的空间整合。街区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红色景区与外围街区互相分离的两条“线”,分别是以山道串联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和“扎西会议”会址的景区游览路线和以传统街道贯穿的街区步行路线。这两条路线分列南北,在空间上处于割裂状态,互相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导致红色景区与传统街区之间缺乏互动,无法有效带动街区的开发建设(图3)。

▲ 图3  规划总平面 Fig.3 Site plan

规划故而确立了将红色旅游和地方民俗旅游相结合的规划立意,反映在空间上即是通过对街区整体的空间整合,使核心的红色景区和外围步行街区在空间上交流融通,以红色景区游览需求的提升带动外围街区的开发建设,以外围街区的配套服务完善红色景区的整体品质。在具体的规划手法上,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景观游览路线和街区步行路线之间的融合沟通。

首先,分别整治两条步行路线,完善各自的景观风貌。在地势较高的景区游览路线的整治中,注重绿化的配套和与下方街区空间可达性的完善;在下方的街区步行路线的整治中,以街区肌理的恢复更新为重点,强化街区的传统风貌特色,植入丰富的地方风情和民俗活动,增强街区步行路线的空间吸引力和情感凝聚力(图4)。

▲ 图4  功能结构分析 Fig.4 Functional structure analysis

其次,强化两者的空间交流。在起止两端增建入口广场,使两条步行路线交汇于此,从而将上下两处分离的功能空间汇集起来,形成收放有序的空间格局。同时将会址前新建的入口广场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服务、商品零售、泊车等多功能复合的集散广场,将原有景区主入口由西侧烈士陵园转移至此,从而更好地将景区的游览与老街的服务配套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功能互补。同时,在两条步行路线之间增加南北向的景观视廊和联系通道,例如将红军烈士陵园入口南向延伸;在扎西陈列馆观景平台下方增设山道直达下方街区步道,并局部开敞,不但成为一条重要的景观视廊,也成为一处两者之间交流融通的街区广场。通过此类空间改造,将两条步行路线更加紧密地结合,使得彼此的功能与活动能够更好地交流互通(图5)。

▲ 图5  空间景观分析 Fig.5 Landscape analysis

3 历史街区的肌理保护与更新

对城市空间而言,街道、建筑、屋顶、立面各方面所形成的视觉肌理是城市空间形象的最直观反映,也是在城市空间改造中最需要关注的内容。长期以来“扎西会议”历史街区内各项视觉肌理的破坏较重,这使得重塑街区风貌成为“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另一项重点内容。

“扎西会议”历史街区的传统视觉肌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街道与建筑构成的街区空间肌理;(2)街区屋顶平面肌理;(3)街区竖立面肌理。对“扎西老街”历史街区所进行的保护与更新,最关键的就是抓住街区内主要的肌理特征,在保留街区主要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建筑顶面和立面等肌理进行有效的改造与更新,使其整体风貌得以统一,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合理、风貌协调的川南风格历史街区。

3.1 空间肌理

“扎西会议”历史街区的主要空间肌理保存尚好,由老街贯穿街区各段生活空间的格局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在局部地段,新建筑对老街沿街空间的填充以及临时建筑的搭建,使得老街沿线的开敞空间被侵占,传统步行道路富有特色和层次的空间界面感逊色良多。

同时在建筑空间肌理方面,传统川南民居进深大、体量大的特点使得一般街坊仅能两侧各排列一组居住建筑,建筑之间的街坊开敞地除局部的交通功能外,缺少必要的维护,沦为街坊内人流活动和环境卫生的死角;周边居民在此空间的随意搭建也使得街坊内部的空间肌理杂乱纷繁,必须通过规划使街坊内部的空间肌理更为清晰和实用。

对空间肌理的改造更新,首先是保留原有以老街为空间联系轴线的主导肌理,保护老街传统的空间尺度和人行特征;在街区两侧入口外设立停车场,将机动车交通排除在街区以外,避免车行交通对传统肌理的破坏。同时,在老街与其他道路的节点处设立小型广场和绿化开敞空间,不但使老街街道空间更具层次和丰富感,也是重寻街道活力的重要举措。

街区空间肌理改造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传统建筑肌理的改造。传统川南民居的平面布局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使用需求,因此规划在保留部分风貌和建筑质量完好的传统建筑的前提下,对需要进行较大程度更新的居住片区进行了探索性的建筑改造。规划预设了四种建筑平面,以满足居民选择和使用的需要,其共性在于首先将建筑进深由12~15m 缩减为8~10m,避免出现无直接采光的房间;其次,以2~3层为街区内居住建筑的主要高度,将原有集中在一个大屋顶下的各种功能分层布局,一方面使建筑内布局和流线更为清晰合理,符合现实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山体丘陵走势,使街区更富有立体的起伏。并且,由于建筑进深的缩小,街坊内部原有的局促空间得以放大,从而可以在街坊中心布局少量住宅、街区服务中心或者街区广场、绿化等公共活动空间,大大提高了街坊内部的用地使用比例,减少了用地的浪费,避免了街坊内的活动死角(图6)。

▲ 图6  标准户型平面 Fig.6 Dwelling size design

3.2 屋顶肌理

从“扎西会议”历史街区屋顶肌理的现状看,现代的砖混居住和公共建筑已经使得街区最外围的风貌协调区成为传统和现代风貌混杂的区域,并且在对传统风貌破坏的同时,现代的城镇风貌并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而是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灰盒子形象,且这种灰盒子的现代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进入严格控制区的范围,对历史街区的整体空间特色和景区周边的景观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在规划中有必要恢复大多数建筑的坡顶屋面,这是重拾地方街区历史风貌的必要举措。

规划中建筑的屋顶肌理以传统川南民居的青瓦坡顶风格为标杆,保留与新建的低层商业与居住建筑尽量以坡顶形式出现,色调以青灰色为主。对于现状街区中一些难以拆除的砖混平顶住宅,规划建议在近期内将其顶面形式改造为坡顶,以统一整体风貌。对于街区内少数体量较大的砖混公共建筑,如改建坡顶较为困难的,应保证其屋顶的整洁与色调统一,以避免对街区的整体风貌造成大的影响。

3.3 竖向肌理

目前,老街沿线建筑立面的破坏极为严重,各式建筑材料和建筑式样在老街沿线均有反映。这些纷繁各异的墙面在色彩和质感上都突破了原有的肌理特征,使得以木质框架和粉墙黛瓦为底蕴的传统风貌失去了最基本的视觉特征。而在建筑的其它构件方面,门窗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原木清漆、原木红漆、铝合金等各行其道。

街区的立面肌理和顶面肌理的改造是相互配合的改造工程。在风貌整治过程中,将建筑物的构件按照门、窗、墙体和屋顶进行分类,对其风貌和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和分级,按照改造要求,对各等级的建筑构件采取不同的使用措施。由于“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主要以建筑的改善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利用原有遗留的建筑构件,建筑的改善应严格遵循“修旧如故”的原则。必要的新建建筑也应尽量利用传统构件,使其在风貌上相协调(图7)。

▲ 图7  立面改造示意 Fig.7 Illustration of street section

3.4 深化控制与导引

历史街区的总体空间肌理、街坊和建筑肌理、屋顶肌理和立面肌理是规划改善和更新街区功能与风貌的主要工作方面,这是从整体到细部对街区进行的系统性的改造工程。为了协调改造工程的多方面工作内容,规划还特别对各街坊进行了综合的导则控制,以及对老街的立面整体设计(图8)。

▲ 图8  规划导则示例 Fig.8 Illustration of planning guidance

导则控制首先对街坊的现状进行了用地、绿化、交通、设施等的综合评价,明确规划建设的重点所在。然后从各肌理层面进行具体的设计控制,具体可分为用地规划、设施配置、街区布局、开敞空间、交通组织、绿化控制、街道空间和建筑控制等八方面的控制内容。对老街立面的设计导引则同样在建筑的立面风格、天际线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虑,对于老街传统风貌的恢复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

4 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策划

“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所依托的红色旅游,使得旅游开发策划成为规划的第三个重点。在游客的需求更为多元化的旅游发展趋势下,扎西红色景区以景区和景点的参观游览为主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红色旅游的内涵中,附加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精神内涵,将精神教育与生活休闲相结合,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文化旅游、历史民俗旅游相结合,这恰恰是“扎西会议“历史街区的旅游策划中所强调的跳出传统革命历史遗迹旅游的窠臼,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的关键。

首先,以经过整合后的两条步行路线为核心划分两类旅游景区。一是革命历史景区,包括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和“扎西会议”会址。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完善革命历史内涵的展示与教育功能的设置,使之更好地反映扎西历史名城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二是以上街、老街为代表的历史街区,这是反映扎西当地历史风貌和悠久文化底蕴的特色区域。规划对现有老街的风貌进行整治和更新,街区内主要以民俗风情的展示开发为主导,结合为革命历史景区服务的各项服务设施的建设,将原有的单纯居住功能演化为居住、文化、商业、零售多功能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

两类景区的结合通过旅游线路的组织来实现,依托前文提及的对两条步行路线之间沟通联系的空间改造,将两条旅游路线穿插起来,使红色旅游的参观教育与地方特色的风情民俗相交融;并在旅游线路的穿插节点处,结合开敞空间布局旅游服务与社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形成复合型的服务节点,完善整体的服务品质和网络。

文章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 2007年第7期

作者:彭震伟 高璟 刘文生

注释:①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它不但是对革命历史遗迹的瞻仰和参观,更是带动革命老区的旅游发展、经济建设的重要契机,是具有重要政治、文化和经济意义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桂晓峰,戈岳。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5,(7):79-83.

2 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方法[J].城市规划,1998,(3):34-36.

3 杨戌标。 现代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 J ] . 城市规划,2004,(8):60-64.

4 边兰春,井忠杰。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探索和思考——以什刹海烟袋斜街地区保护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5,(9 ):44-48.

5 马晓龙,吴必虎。 历史街区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协同——以北京大栅栏为例[J].城市规划,2005,(9):49-54.

6 阮仪三,孙萌。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25-32.

7 沈实现,李春梅,徐华。 地域景观·城市记忆——杭城名人故居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J].城市规划,2005,(9):55-59.

8 阮仪三,蔡晓丰,杨华文。 修复肌理 重塑风貌——南浔镇东大街“传统商业街区”风貌整治探析[ J ] . 城市规划学刊,2005,(4):53 - 55.

9 郭湘闽。 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 J ] . 城市规划,2005,(1):14 - 19.

1 0 阮仪三,张艳华。 以多层次的街区空间带动“步行区”的发展[ J ] . 城市规划汇刊,2001,(5):55 - 57.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