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漏失自来水一年“漏”掉一个太湖 足够1亿城市人用

2014-10-20 17:34 来源:人民日报

让法规文件不再打架

让社会资本撒开腿跑

无论是摸底,还是改造,城市地下设施建设始终绕不开“钱从哪儿来”的问题。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在今年3月表示,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须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为此,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城市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此后,在《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又对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城市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改革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提出了政策措施。

“我国社会资本不仅雄厚,而且对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有相当高的热情,关键是会不会用。”陈政高说。

目前,在众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被寄予厚望。不过,要推广运用该模式,必须尽快对现行法规政策进行梳理,消除有冲突的制度障碍。“现在政出多门,又多为地方性法规,权威性不足,部分文件之间甚至相互矛盾。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PPP项目操作规则,不要让企业无所适从。”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群说。

尽管资金是道门槛,但也不乏“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企业。

“很多企业抱怨资金有限,没法解决管网老旧的问题,其实还是要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纪尔介绍,除了建立完备的管网在线监测体系,企业还实行了漏损率和漏损水量“双挂钩”定量考核,检漏人员的收入与查出的漏损水量相关。“检漏工已成为全公司收入最高的工种,员工增收的同时,每年也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目前,绍兴水务集团服务的2000多公里管网的漏损率从2000年前的21%降低至4%,比世界最先进“日本标准”还低2个百分点。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大任务(链接)

在供排水方面,力争2015年实现全国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95%,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今年底前将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洪设施建设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在城市管网方面,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地下城市新区要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在市政交通方面,到2015年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力争完成对全国城市危桥加固改造,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桥梁信息管理系统。

在垃圾处理方面,到2015年,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在园林绿化方面,到2015年,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应不低于5平方米,城市居民出行“500米见园”比率不低于60%;所有城市至少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水气电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防灾避险公园。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