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学术研讨会十三: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2024-09-18 17:37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9月8日下午,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承办的学术研讨会十三“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汇聚了政府、学界、业界名家,围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内涵价值、评价体系、难点关键点、规划路径及可持续投资运营策略等议题开展学术研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当前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城乡功能、环境品质、设施配套等高品质城市供给要求越来越迫切。鉴于此,发挥规划设计专业优势与特色,加强对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内涵认知和实践探索,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赋能尤为重要。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学会理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姚本伦主持,邀请了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尹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周俭,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旭辉,国际中国规划学会原执委、香港大学长聘正教授、高级海外专家周江评,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吴晓勤,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高冰松,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等嘉宾进行分享与交流。

1.png

学术研讨会现场

2.png

主持人:姚本伦  学会理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姚本伦在主持致辞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接续奋斗,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安徽发展也同样如此。近年来,多地聚焦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如今年3月,安徽省印发了《关于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意见》。聚焦“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这个主题,不是传统地去讨论城市规划问题,而是探讨如何发挥规划专业优势与特色,系统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主旨报告

增活力、提品质、促发展——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路径探讨

3.png

王  凯  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凯围绕中央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新思路,提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新路径。

首先阐释了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下,在发展动力、人口总量与结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要深刻理解并落实中央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由此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驱动新人群、城市空间新场景三者对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是要不断增长城市活力,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以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特别是打造开放、包容与多元的生活场景。二是要提升品质,优化人居环境,从完善营商环境、优化生活环境、激活消费场景三方面来推动存量空间再利用。

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的新路径方面,聚焦城市更新推动居住空间、公共空间、文化空间和产业空间的品质提升。居住空间方面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如上海缤纷社区行动和15分钟生活圈;公共空间方面,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如上海“一江两岸”滨水地区更新改造和成都的最美回家路改造;文化空间方面,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如北京崇雍大街的文化繁荣和纽约老旧楼宇改建。产业空间方面,注重功能更替、经济转型和就业机会,如首钢园区的“动态更新”模式和景德镇陶溪川的文化业态植入。

最后,报告指出新时代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新质生产力,向“创新、消费和优化要素配置”转变是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满足创新人群的需求才能集聚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要通过城市空间新场景的营造,才能吸引新人群、满足新消费、促进新经济,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强化资产整备意识,实现可持续品质提升

4.png

尹  稚  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

尹稚首先从传统规划在存量时代的转型问题入手,指出城市更新中以“场景营造学”为基础的运营重要性。分析了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底线、投资、设计和运营问题,并就下一步城市更新的操作以及传统规划设计的转型、运营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度分析。

探讨从宏观的整体战略和微观的精细实施两个角度认识城市更新,其中投资和运营是两个核心问题。针对运营,明确要在规划设计之前进行运营咨询先导,根据运营思路跟进规划调整配合。作为规划师,要注重资产管理和资产甄别,同时对于当前的规划如何应对,强调了如何去沟通、倾听、理解,正确地认识自我、专业和行业,提出城市更新工作需要至少四个行业的团队参与:运营、金融、规划、建筑,要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而不局限于规划行业习惯的“模式+应用”的工作范式。

高品质城市建设维度与重点解析

5.png

张文忠  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文忠针对高品质城市建设维度与重点,分别从相关国际建设经验、高品质城市的测度评价、居民最关心的问题以及如何建设高品质城市等四个方面开展讨论。

首先基于温哥华、纽约等国际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讨论绿色发展、以人为本、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等高品质城市建设要素。进一步基于已有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构建了北京“七有五性”的城市3级评价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居民对高品质城市最关心的问题有职住平衡、养老托育等问题,并对城市建设总体满意度空间异质性开展分析。

最后就如何建设高质量城市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宜居性、改善生活品质、提升文化品质、增强安全韧性等若干策略。

城市文化与空间品质

6.png

周  俭  学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周俭论述了城市文化与空间品质的关系。历史文化空间是城市空间中不可多得的资源,有其独特的空间品质和吸引力,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包括信任、互惠等社会资本积累,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社区认同感。

以都江堰、潮州等案例,强调规划建设中文化思维的重要性。提出规划建设要具有“文化思维”,在规划建设中的文化思维有助于强化城市(地区)身份和品牌、推动地区生活质量提升、传承营城理念和传承地方文脉,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等观点。

地铁站点对、非公共交通连接与站点间的生活

7.png

周江评  国际中国规划学会原执委、香港大学长聘正教授、高级海外专家

周江评从为什么来到城市,为什么享受生活开始,介绍了地铁站点对,在空间里人员活动的关系及分析,分析了近距离地铁站点之间的人群空间与各类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互动特性,对特定功能品质的塑造路径和方法提出了独特见解,并从微观角度诠释了功能品质活力提升。

探索特大超大城市中的高度活力空间—香港和武汉的地铁站点对的空间与人员活动关系的研究,观察到大量LbS的站点对空间,基于公交刷卡大数据分析,还有小样本的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近距离的地铁站点之间的人群空间与各类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互动特征,提出了关于改善LbS的若干政策建议。

运营导向下的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

8.png

朱旭辉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旭辉对存量时代、城市运营、规划技术方法、规划逻辑理念、规划体系内容、规划服务模式等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强调城市运营在高质量发展下的重要意义。

首先,提出在存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存量空间的效益提升是当下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最重要命题,强调提升过程中以运营理念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升级。

其次,在规划技术方法中需要注重人、地、财、产、政、文、技、数等多维城市运营要素的统筹;在规划逻辑理念中强调了稳健增长、空间效益分析先导、社会需求的重要性。

最后,在规划体系内容中强调要顺应城市分层级运营和治理的需要,针对性聚焦规划重点内容;强化近期规划、城市更新行动等有项目生成能力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围绕城市更新行动建立渐进改善、滚动推进的规划管理机制;扎实推进城市认知和城市运营,提高城市规划附加值。

主旨发言

专题报告结束后,会议特邀5位嘉宾围绕“规划赋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开展交流研讨。

9.png

汪恭文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

汪恭文介绍安徽省立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要,谋划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工作,贯穿其中的,特别要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促进人、产、城的协调发展;从城市运营角度,统筹做好投资、建设、运营以及维护,以保障项目及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

10.png

高冰松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高冰松认为当前规划面临不好做、不好用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城市发展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的背景下,规划底层逻辑发展转变,包括人、地、钱等重要规划要素。例如,增量时代的人是计算出来的人,而存量时代更多关注的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具体的人;增量时代的地是可以出让的地,是由非建设变为建设的地,而存量时代的地是需要品质提升的地,关注的是把不好的变成好的地;增量时代的钱是一次性的钱,存量时代更需要关注的是可持续的“钱生钱”的路径。

高冰松还提出规划一定要关注城市运营,包括在规划过程中关于资产要素的梳理、关于空间价值的提供以及实现资产增值的有效方法,这些都是下一步规划行业中可以关注的工作。

11.png

吴晓勤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安徽省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吴晓勤针对新时期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之间的内涵关系,认为在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中,首先要明确三者内涵,城市功能是主要体现在服务于人的集聚、产业的集聚,提供各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的能力;城市品质是城市功能的优良程度和匹配程度,并不是城市功能越全、越高端越好,重要的是要适配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城市活力是指通过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形成对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力、配置力。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把三者统筹起来,才能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吴晓勤进一步强调,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核心导向是增强要素集聚和配置;把人、产、城互促共进作为基本路径,以人为核心,以产业为重点,以城市为平台,将人、产、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谋划和提升;把实现城市存量提升发展作为关键策略,努力走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2.png

唐  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唐凯提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竞争力提升的6个方面思考:一是要明确目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规划是致用之学,在推动这项工作中,要明确对象目的,采用不同的手法和办法;二是要明确规划底线和发展两部分,底线重点强化公共利益保护,发展重点体现引导,强化规划弹性;三是特别要重视“人”,过去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容易见物不见人,但在下一步工作中关注人本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四是在实操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共同缔造概念,规划师不是包打天下,要多方参与。五是陪伴式规划,存量时代背景下规划师一定要沉下去。六是要会算账,具备算账的能力。

唐凯进一步强调,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规划师在城市的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上具有责任,但同时需要注意“度”的把握,处理好规划和活力之间的关系。

13.png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杨保军强调当前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城市更新,在各个维度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活力,最后指向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这是从现实出发,城市的历史使命使然,也是顺应国家转型发展的要求和政策指向。

结合研讨会精彩的主旨报告和发言,杨保军从功能、品质、活力以及运营等方面提出几点想法:

一是要注重创新。城市功能是服务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当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创造、提高城市的创新功能。创新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内生出来的发展动力,要把眼光放在如何激发出每个城市的创新上。可以通过第三空间等,塑造创新空间和环境,激发创新活动。

二是要注重文化。城市品质提升不代表高大上,城市文化是真正应该关注发力的地方。城市的文化空间具有社会价值、认同价值,将传统文化空间与当代背景相结合,才能彰显出一个城市不同于别人的独特品质。

三是要注重治理。规划是赋能活力提升还是遏制活力提升,关键在于明确规划管理内容,明确规划管理底线和高线,用底线去控制,用高线去引导。

四是要注重运营。城市更新背景下规划不能仅关注方案,重点是关注资源要素,规划与其他团队集合协作,才能建立可持续的更新机制。

会议总结

学会理事、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本伦作总结发言。姚本伦指出各位嘉宾的报告发言围绕如何服务于人、如何适配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如何增强城市竞争力等开展了多角度研讨。一方面,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既是当前城市建设新阶段的目标任务,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另一方面,在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过程中要关注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要算好账、算全局账、算长远账,要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对待,通过科学运营,推动城市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同时,作为规划从业者,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不仅仅要干好规划设计老本行,又要有创新能力、多专业协同能力,还要有建设、运营、治理等多元思维,在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14.png

与会嘉宾合影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