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城镇化与乡愁:对乡村规划的思考

2014-12-30 14:25 来源:SYSU城市化研究院 作者:陈宏胜 陈剑锋

2 外力重构的乡村

从笔者考察过的一些示范村来看,通过环境整治、业态重塑、建筑修复等方式,使原来破败的乡村焕然一新,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并通过引入(或建立)专业公司发展旅游业或经济农业,以繁荣村庄经济。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经营引导,这些示范村还大幅度地提高了本地村民的收入,实现了乡村人口的回流,外出村民返村创业成为普遍现象。对于老龄村民而言,除了缺少足够的医疗设施和服务之外,示范村已成为良好的农村养老型社区。

然而,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些村的发展轨迹呢?主要是城市财政的投入,是城市资本改变了这些示范村的发展轨迹。作为示范工程,示范村不仅获得了规划、建设的资金支持,还在基础设施上获得了配套支撑,如与城区的道路连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甚至在村庄营销和推广上,政府仍作为主要的承担者。

虽不少示范村已尽可能实现“政府-开发公司-村集体-村民”四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的均衡,但政府的角色却从未减弱过。此外,示范村多位于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本身亦具备进行商业开发的自然条件,如以茶为主题、以温泉为主题,等等。对此,作为旁观者,我们可能会对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产生疑问。

外力主导下的乡村还发生了哪些重构呢?为发掘村庄潜在的经济活力,一般规划都会对村庄空间进行调整,以兼顾本地村民、开发公司与外来游客的需要。

除空间物质层面外,村庄空间的调整还对乡村邻里、乡村文化、城乡关系产生影响。在邻里结构上,传统熟人社会将被打破,通过商业经营(如物业出租、雇工)将向熟人与陌生人社会过渡,形成以“村民-新经营者-游客”为主的新邻里结构。

在乡村文化上,传统民俗文化将被进行商业开发,同时村庄的宗庙空间将被重新调整,为尽可能集约用地,传统“人神分离”的空间将转为“人神合一”的新空间(如“坟地”与“土地庙”的合一)。

在城乡关系上,将进一步强化村庄与城市的关系,“城兴”则“村兴”,且如在村庄的社区组织上将更多地依赖于基层政府的派驻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城市向乡村的延伸越发明显。

近几年,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地方都大规模地开展了村庄规划的编制,并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迅速推进,因缺少村庄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数据资料,我们目前还很难对村庄规划和建设进行评估或评价。

但就当前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引导而言,多为在规范化、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下进行编制的,然而,这种“工业化式”的模式其实与中国传统的乡村建设模式是相违背的,中国传统村落的形成大多经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漫长历程,我们当前对村庄的努力能否获得历史的认可呢?当前的规划是否加速了乡村的城镇化呢?也许只有时间能回答我们心中的疑问。

3 乡村与新乡愁

在一些城市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地方政府要求村庄规划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若单以效益而言,这种多样化的村庄发展策略当然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提升村庄的经济效益和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

然而,这种要求却也可能导致村庄向专业化村庄(或产业化村庄)的转变,曾经“乡土味十足”的村庄在这样的统一要求下变得简单或单调了。当然,我们可以用客观的量化指标对规划建设的村庄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可以对村庄的发展作出理性的评价,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是可用量化指标来衡量的,如村庄的美学价值、传统村庄的空间格局,如果村庄也有生命的话,它应该也有一个生灭的完整的过程。

不过,我们仅仅是生活在城市里的村庄旁观者,乡村曾经带给我们的童年乐趣早已成为了过去,留在书本里的乡村生活也是昂贵的游戏。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还是大家不二的选择,中国的城市集中了太多的资源,越是重要的城市,资源和机会就越多,并根据城市级别形成了相当分明的资源分配体系。

而乡村地区则大多处于边缘地位,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机会少、公共服务质量低,在很多地方逃离乡村就意味着人生命运的改变,返回乡村只不过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乡村没有理由不融入到现有的城镇网络之中,而实现资源分配的均等化将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何实现却是一个仍需持续探索的命题。

在历史的长河里,传统的乡村早已成为了过去,当前的乡村仍在与城市的互动之中不断重构,我们当前建设的乡村就是下一代人的乡愁。

作者:陈宏胜,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陈剑锋,浙江茗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规划师。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