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两会新闻 ▪ 新型城镇化 > 正文

周岚:“银发社会”将给我国城镇化进程带来挑战

2015-03-11 09:3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刘国超)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今天做客新华网2015两会特别访谈节目,就她今年的人大议案和建议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周岚认为,快速的老龄化进程将会给我国城镇化进程带来多方面挑战。据介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9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超过10%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的城镇化率刚过30%(30.9%),这与发达国家“先城镇化、后老龄化”的历程大不相同,这说明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就已经迎来了老龄化社会。

周岚说,中国的城镇化和廉价劳动力支持的工业化密切相关,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将影响中国的人口红利、进而影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它一方面将减少劳动力资源数量,另一方面将增加财政供养人口,养老和医保支出将大幅增加。还有总体而言,老年人对信息化、新技术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于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也有影响。” 对面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服务。从城镇化建设的角度,这相应需要城乡规划养老设施等的用地支撑和无障碍通行规划设计的支持。

同时,周岚提出,还应看到人口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2010年间,中国0-14岁人口比例从24.8%下降到16.6%,而同期的60岁以上人口比例从10.3%上升到13.8%。另一份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2000-2013年间,中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由9.9提升至13.1,少儿抚养比则由32.6下降为22.2。这就意味着城市里的幼儿园、中小学等设施的需求减少和养老、为老、助老设施需求的快速上升。不仅如此,预计随着全社会“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家庭的进一步增多,未来在城镇化的人口流动,除了常规的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自然流动,还会产生大量的城镇间、城乡间的老人和子女的“亲情流动”和“候鸟式”的探亲、访问、乃至居住需求。所以,周岚建议,必须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步关注老龄化,同步研究满足“银发社会”的城镇化建设需求。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