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城市会更美好

2016-05-20 09: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城市政府能力蓝皮书:中国城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16)》近日发布。报告强调,“一个真正繁荣的城市,市民生命体验能够影响城市制度设计”,并期盼“早日实现中国城市治理的新常态”。

城市政府的能力与市民的生命体验,这两者的联结似乎略显突兀。细读报告才会明白,这正是这份蓝皮书的核心命意之所在。

实际上,这是中山大学等研究机构推出的第二部城市政府能力蓝皮书。在2013年发布的首部蓝皮书中,研究者选择了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由19个城市所在的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共同参与当地政府能力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广州、南京、宁波名列前三位。

今年这部蓝皮书中仍然选择了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最后的排行榜上,杭州、南京、北京、广州、深圳名列前五位。

将两部蓝皮书进行比较,政府之间的排名自然是一个颇能吸引眼球的问题。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蓝皮书视角的调整或许尤为重要:与第一部蓝皮书相比,本次的评估更加强调市民视角。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在对城市政府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提高了市民问卷调查、企业问卷调查等权重分配,而相对弱化了统计年鉴与媒体监测方面客观数据的权重。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调整?细思当是顺理成章之举。众所周知,城市之所以诞生而且得到绵延不绝的发展,就因为城市寄托着“让生活更美好”的希望。实现市民美好生活的关键,则取决于城市政府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包括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治理能力。评估一个城市政府能力的强弱,固然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体系,但归根结底,却离不开一个个市民具体而微的生命体验。

蓝皮书非常注重城市政府能力与市民主观体验的关系,原因正在于此。从这一点去观察,蓝皮书中有一个市民对自己目前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颇富意味,调查显示,10%左右的市民认为自己在本市的社会地位属于中上层及上层,高达40%左右的市民则认为自己在本市的社会地位属于中下层及下层。

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因为伴随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一个固化的印象是:绝大多数居民都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受益者。诚如蓝皮书所指,40%左右的市民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及下层至少说明“大部分市民对于自身在本市社会地位的感知还是偏低”。

一个市民在城市中生活,是否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决定其对自身社会地位判断的关键。政府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正在这里,由于受惠群体最大,而且满足的是最基础的需求,因此能够大幅提升整座城市的幸福指数。

蓝皮书在呼吁政府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即“建造一个可以对话的城市”。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为什么重要?一言以蔽之,没有对话就不可能有公众参与,对话是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前提。对政府来说,对话是吸纳民智的机会,在市民那里,对话意味着自己的诉求、意见得到了倾听和重视,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城市的认同感。而在城市治理的实践中,一个不应忽视的地方在于,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需要如人民日报评论所提示的,特别留意倾听“沉没的声音”。沉没的声音来自于城市最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诉求难以浮出表面,一旦沉没,受到的伤害往往最深,蓝皮书指出,“城市规划者有责任去保护弱者在规划中不受伤害”相信是对一些教训的总结之言。

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提升公众“获得感”,中国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