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深圳罗湖区为城市更新改革探路

2016-07-20 14: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郑向鹏 冯庆

原标题:罗湖为城市更新改革探路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这一年来,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区长聂新平多次掷地有声地提到这句话。他们所说的“战斗”,正是罗湖全区上下正在全力开展的一场“攻坚战”——在全市率先试点城市更新改革。

去年今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第一次率队赴罗湖调研。他单刀直入直指罗湖要害——“空间瓶颈”,并给出了破解之策——市里“简政放权”,开展城市更新改革试点。

这次调研,被罗湖人称为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破冰之旅”。随后,8月29日,市长许勤签发了279号市政府令《关于在罗湖区开展城市更新工作改革试点的决定》,罗湖区的城市更新由此掀开崭新一页。

作为深圳第一个城市更新改革试点区,这一年是如何落实简政放权的相关要求,大胆“改”、“闯”、“试”?素有改革基因的罗湖人,如何做好“放”、“管”、“服”这三篇大文章,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城市更新担任探路先锋、累积经验,探索一条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深度城镇化新路径?连日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度采访。

放:精准放权,系统承接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的建成区,也率先遇到了土地难以为继等各种严峻挑战。面对制约老罗湖新时期发展的“空间瓶颈”,城市更新成为其“涅槃重生”的唯一出路。率先试水城市更新改革,则给其带来全新的历史机遇。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政府职能部门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痛点”、瞄准“堵点”,实施精准协同放权,大力支持罗湖的改革试点。279号市政府令颁发之后,罗湖区立刻与市规划国土、住建、经信、环保、城管、交警、消防等多个有关单位对接。通过梳理商榷,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与城市更新相关的审批权,能下放的全部下放,不能下放的以“绿色通道”形式特事特办。一个月内,罗湖快速系统地承接了原分散在7个市直部门的22项城市更新审批权,并依据政策法规勇于改革、大胆探索,在区层面上大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流程再造。

“罗湖区正处在城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定全局。”贺海涛要求,罗湖人必须铆足了劲儿,以“工匠精神”来承接这项改革试点工作,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

城市更新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综合更新、协同更新。罗湖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深圳罗湖区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和《罗湖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认定办法(试行)》,并构建起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强力统筹全区资源。区里成立城市更新改革领导小组,由贺海涛和聂新平担任“双组长”,每周举行领导小组会议和项目预审会、项目汇报会等专题会议,加强领导。强化区城市更新局的机构设置,在全区十个街道成立城市更新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管:规划引领,放管结合

“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做好统筹规划,用好‘看得见的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聂新平表示。

罗湖区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城市更新与功能提升、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安全生产“四个联动”,着眼于补足片区民生、公共配套等短板,凡是满足不了相关民生和市政配套设施的更新项目一律不批。据悉,今年6月,罗湖区举行六大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罗湖区提供约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近3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2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以及学校、其他基础设施和民生配套工程。

针对一些利润不高却又事关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项目,罗湖在区属国有企业基础上转型成立新型的城市更新公司,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发部分城市更新项目。罗湖还在首期35亿元的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下设立“罗湖区城市更新基金”,破解城市更新工作前期融资难的问题,利用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伊始,罗湖就注意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梳理风险防控点,通过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努力堵住权力寻租空间。

服:优化服务,提速增效

7月8日下午,罗湖区搭起“鹊桥”,在老区委一楼大厅举办首次“城市更新开放日”活动。多个市、区城市更新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20多家深圳企业代表面对面“相亲”,就城市更新中的各种问题现场答疑。参与企业纷纷给出大写的“赞”。

“将问题都摊在阳光下,所有业务流程公开透明,十分贴心。”深圳市京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建华这样评价。

简政放权要取得更大实效,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服务。据了解,罗湖区制定了《罗湖区城市更新标准化手册》、《城市更新办事指南》等系列制度,力求让城市更新“按标准走没有例外”、“找制度不找人”;创新性地实施计划与规划同步申报审批,变以往多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专门窗口,实行集中受理,相关部门后台信息共享;开发“一张图”查询系统,借力“大数据”,使审批决策更加高效科学。对涉及政府审批的51个节点和29个部门的工作进度可在线查询和显示,每个项目处于哪个环节、进展到哪个环节均一目了然。

简政放权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办事效率的提升上。据统计,试点后,审批层级由之前的4级变为2级,审批环节由25个变为12个,审批时间从3年直接压缩到1年。今年6月,罗湖区集中开工的六大城市更新项目中,有3个都是去年区里启动改革试点后的新申报项目,走完审批流程仅用了8个月。

简政放权的成效,还体现在为市场添活力、为发展添动力上。改革试点以来,市场热情和基层积极性高涨。截至目前,罗湖已受理更新项目29个,目前全区在册登记更新项目共68个,已完成7个项目区级计划审批、14个项目规划审批、9个项目市建环委审批,推动9个项目开工,预计下半年还将有7个项目开工。以这29个项目统计,改造后将提供产业空间建筑面积约637万平方米,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约1645亿元,预计将引进重点企业及税收大户(年税收在3000万元以上)约 54个,直接增加税收约37亿元/年。此外,还将提供市政、交通、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27万平方米,包括中小学及幼儿园11所、变电站4座、公交首末站9个、社康服务中心35个、便民服务站30个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设施。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带来了罗湖城市更新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改革红利变为切切实实的发展动力,为老城区的再度腾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深圳坚定不移地推进“强区放权”做出最生动的注脚。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