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郑州晋升副省级”的背后是城市实力

2017-03-15 16:29 来源:大河网 作者:隔山

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南团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发言时建议中央将郑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3月13日澎湃网)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郑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成为不少代表委员呼吁的热点。既然有不少代表呼吁,那郑州应不应该晋升为副省级城市呢?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现今副省级城市的分布来看,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来看,郑州晋升副省级应是大势所趋。

从郑州所在的发展区域分布上看,在现有的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个,东北地区占4个,而中西部地区却只有3个。由于省会城市一般都是地级市,设立副省级城市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经济发达省会的行政级别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郑州作为中西部地区中原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的发展引领和带动功能,决定了其晋升副省级城市的作用和意义。众所周知,河南是人口大省,而郑州净流入人口数量居全国第7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东莞、深圳,居中部首位。无论从人口红利还是从城市活力来看,郑州发展后劲十足。

从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来看,去年底,郑州与其他10个城市一道被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国际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郑州的头衔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这些头衔的背后不仅是对郑州近年发展的肯定,也是郑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而在11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除天津和重庆为直辖市,郑州为非副省级城市外,其他的均为副省级城市。并且已经通过的中原经济区、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多个战略,也都是以郑州为中心提出的,由此不难看出郑州的实力所在。因此,从国家中心城市的角度来说,郑州应进入副省级城市。

从郑州政治历史地位看,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早在三千多年前,成为中国商代中期都城。郑州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名片。

从郑州的经济发展地位看,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国家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2015年,郑州GDP总量分别名列35个大中城市第15位和省会城市第7位。2010-2015年,郑州市年均增速为14.3%,排中部六大城市第3位。郑州发挥了“争先晋位”和“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作用。

从郑州文化发展地位来看,郑州作为古代五帝、夏、商三朝的腹地,不仅是中华文明轴心区,也是人人皆知的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黄河文化、商都文化、拜祖文化、街舞文化、武术文化以及戏曲文化,共同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近年来,随着郑州在中部乃至在全国地位的上升,文化产业也在同步发展,郑州越来越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正是文化繁荣发展,塑造了郑州气质。

从郑州交通枢纽地位看,自古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无论是从外部的地理格局还是交通建设的内在规划,都是中国的中心地带。郑州不仅坐拥普铁、高铁两大枢纽的中心地位,而且其交通建设升级版的“米”字形高铁的形成,郑州进入“八横八纵”的高铁时代,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的开通,成为中欧班列响当当的名牌。如日中天的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得如火如荼,力作全球航空物流运转中心,航空港区航空货运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郑州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作为副省级城市,也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这对发展缓慢的城市也是一种推动和促进。因此,应在总结副省级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它那些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后劲,在发展中有担当引领能力的省会城市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将条件成熟的省会城市晋升为副省级城市。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