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珠海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2014-11-02 09:39 来源:珠海特区报

现场互动

话题一 你心中的宜居城市是什么样的?

中国主流媒体宣传联盟秘书长牛忠麟:我心目中的宜居城市,应该是一种蓝天白云、海浪沙滩、风和日丽的状态。

顾云昌:我希望城市能够繁华,不要太冷清,第一是繁华,第二是生态,既要繁华又要生态,虽然这两者是矛盾的。繁华是指生活富裕,人是群居动物,是要有一定的社交环境。

但现在往往是生态的地方不繁华,繁华的地方不生态,越繁华越不生态。所以做到繁华和生态共存,是很重要的。深圳、珠海这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一个繁华、一个生态,如果深圳有珠海的生态,而珠海又融入经济发展繁荣,那么两者都可以成为我首选居住的城市。

珠海市住规建局总规划师李清:宜居的概念是舒服。宜居不是单指居,舒服也包括方方面面的,包括便于就业,购物方便,出行方便,如果这些满足了,我会感觉这个城市很安全,干什么会很放心。作为一个游客,来到这个城市后,他涉及的是六大元素,吃、住、行、游、购、娱,如果这些方面他都觉得很满意,他会觉得这个城市很宜居。

话题二 哪个城市最值得珠海学习和借鉴?

顾云昌:珠海提出建设国际宜居城市的目标,“国际”两个字定位很高。现在来看,还没有哪个城市提出打造国际宜居城市,也说明只有珠海这个城市才有资格讲国际。因为谈到宜居,首当其冲就是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北京、上海谈不上,河北也不行。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宜居城市必不可少的条件。希望加大社区的和谐建设,多举行走进社区的活动,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让老百姓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真正的宜居城市不仅要规划好,而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在城市运营管理上,更要注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让人感觉到自然环境是优美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

宜居也包括产业上的,我希望珠海在产业发展下功夫,学习发展中高端的产业,也就是金融业、互联网、生产生活的服务业,吸引的是高端人才。

李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团队接触比较多。新加坡给我的感觉是真的宜居,整个城市规划的理念坚持得非常好,很多年前做的规划到现在还在继续实施,非常有节奏的在建设这个城市,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建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如果人口达不到相应规模,不会刻意去多开发公共设施,没有充分的规划好,也不会盲目去开发。以顶层无边际泳池而闻名的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为例,其所在的地块保留了30余年,5年前才开始建,一建就建出了举世闻名的精品。在新加坡高速公路上,看到的都是一片片的绿色,基本上是没有商业设施的,因为它的商业设施全部规划在相应的中心体系里,不会随意建设。新加坡在尺度的把握上和城市设计巧妙的安排上,我都觉得非常好。我们珠海的自然资源条件远远比他们好,剩下的是需要学习借鉴,然后超越。

话题三 对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有什么好的建议?

顾云昌:我刚刚看了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很震撼。从前,珠海给人的概念就是生态,如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恰恰是弥补了经济上的功能。金融、信息产业、服务将成为中央商务区主要的功能,这个定位很清楚,就是以商务区为主的综合体。

城市发展需要两个“合”,一个叫功能混合,一个叫产业结合,我希望十字门的中央商务区能体现这两个合。商务、商业、会展包括高端服务产业等能更好的在这里集聚,产生混合集聚能量。产业和城市建设共同促进,这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

城市设计是门新学问,我们在城市设计当中要更好地吸取香港这种立体交叉的组合,尽可能减少交通的车行,中央商务区主要是以步行解决问题,当然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商业区将更加智能化,写字楼也会更加生态化,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工作效益。所以这个方面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让生活和工作在商务区的人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宜居。

珠海华发商务招商营运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晖: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最成功的就是在前期的战略地位和规划设计,走的是既高端,又贴近珠海城市的特点,最适合珠海发展的理念。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商务区项目的引进包括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都是非常顺利的。

说到宜居城市,50岁左右的人所理解的宜居城市,可能就是有良好的生态,生活成本不特别高,交通成本也低,适合养老。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宜业,整个城市经济得有发展的创造力。

话题四 房价和宜居城市的关系

顾云昌:大城市的弊病当中,第一是污染;第二是交通;第三是高房价。但是高房价也是相对而言的,北京的房价对于东京而言是不高,珠海的房价比中山高,因为靠近澳门。

人人都买得起房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每个人都买得起房的,在特大城市里买不起房的人比例多,在中小城市买不起房的人比较少。

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保障房一定要多建。但是,我有一个想法,爆发性的建保障房一定就是好事?我们只考虑了居住问题,却没考虑社会问题。保障房大量拥挤在一起,搞不好就会成为贫民窟,而且社会上会有歧视。

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靠保障房解决,在解决住房的同时,让低收入家庭起码和中高收入的家庭混合居住,均衡发展,混合居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我们看到珠海这样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好的途径,就是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连接26个小镇的,通过TOD这样的轨道建通,每个交通的节点上都有小镇,有城又有市,而不是纯粹的居民点。居民能在小镇住和小镇就业,不要形成大钟摆式。所以,建保障房和小城镇结合起来,是中国房地产和城市发展很好的一个做法。

3/4<1234>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