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陕西规划构建“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2024-07-02 10:42 来源:​上游新闻 作者:记者 贾晨

6月24日,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后简称《规划》)。

该《规划》明确提出,未来的陕西要构建“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空间格局,而一群指的是,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

1719399616823_preview.png

陕西城市化地区格局优化图。网络截图

记者注意到,《规划》针对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提到,要建立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对接机制,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规划》对陕西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国土空间规划较以往相比,属于“多规合一”的新规划,即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合一的产物。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曾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此次,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规划》也明确强调,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可见,此次《规划》对陕西未来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规划》涵盖内容众多,其中包括,建设特色现代的农业空间、构筑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保护底蕴深厚的文化空间、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治理等十二章内容。

《规划》提出,落实中央要求,结合陕西省实际,对陕西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资源要素配置、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等作出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

《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是编制省级相关专项规划和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规划范围为陕西省行政区域内全部国土空间 。

规划目标,是到2035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优化,粮食安全基础更加稳固,秦巴山地、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主体、西安都市圈为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构建“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

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例。《规划》提出,陕西未来要构建“一群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空间格局。

其中,一群指以西安都市圈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

一圈: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咸阳中心城区,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等共同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陕西省发展的核心区域。

四极:榆林、宝鸡、渭南和汉中等4个区域中心城市,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六城:铜川、延安、安康、商洛、杨凌示范区和韩城等6个市域中心城市,是带动市域发展的中心。

多镇:县城(市)和重点镇,是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针对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牵引,以西安(含西咸新区)、咸阳为重点,整合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发展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高铁网、公路网、航空网、信息网建设,加快构建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和内部快速交通网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渭北台塬固沟保塬等为重点,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厚植城市群发展的生态底色。完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深化与长江中游、中原、山西中部、兰州—西宁等城市群联动发展,建立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对接机制,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建设西安都市圈。围绕“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完善核心区城市功能。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实体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强化科教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平台经济等,提升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升开放交流服务功能,增强枢纽服务能力。加强富平—阎良、高陵—泾河新城—三原、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临渭—华州、耀州、杨凌—武功—周至、乾县—礼泉等外围组团发展,完善组团城市功能,承接核心区功能外溢,促进职住平衡,有效疏解核心区人口和产业。

在培育区域增长极中,榆林、宝鸡、渭南和汉中被列为建设成4个区域中心城市。

针对榆林,《规划》称,统筹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发展,协调产城关系和职住关系,促进城市集中集约协调高效发展。重点推进高端能源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增强综合服务能级,打造能源科创高地和高端服务中心,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和西部经济强市。

值得注意的是,榆林2023年GDP突破7000亿元,被媒体誉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心城市和西部经济强市的提法,将给榆林发展带来新动能。

针对宝鸡,《规划》称,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凤翔 、蔡家坡两个副中心建设,促进形成“ 一体两翼 ”的多中心 、组团式空间形态。重点发展钛及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特色食品工业和清洁高端能化产业,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基地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

对于渭南,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强主城区与华州区、卤阳湖片区联 系,推动西(安)渭(南)融 合 ,促进郑(州)洛(阳)渭(南)西(安)高质量协同发展,加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及增材制造、新材料、高端能化、食品等产业,建设关中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

对于汉中,推进中心城区与城固县城一体化发展,打造汉中经济发展、人口承载的核心圈。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药品、文旅康养等产业,建设陕甘川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优化产业空间格局。围绕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关中先进制造业走廊、陕北—渭北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以及“一核多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导新要素、新产业和新业态向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及重点镇集聚。

1719399641943_preview.png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发布《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网络截图

加强周边城市群合作联动

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中,《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深化省际合作领域,健全陕西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出,共谋省际深度合作,加强周边城市群合作联动。

《规划》指出,积极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推动建立与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中原城市群合作机制。强化与毗邻省份在战略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互惠协作。

落实国家区域协同战略,推进包海、连霍大通道建设,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与呼包鄂榆、兰州—西宁等城市群协调联动,增强产业协作,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打造引领西北地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引擎。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规划》提出,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促进西安国际港务区提质,推进宝鸡港务区建设,加快建设新筑、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和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完善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建设西安—咸阳临空经济带。推动陆港、空港平台对接,资源共享,提升陕西省对外开放设施支撑能力。

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深入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协同创新区建设,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及国家赋予的各类开放合作示范试点为载体,深化国际合作。加快省内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各类开放平台 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陕南、陕北设立综合保税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在国新办最新披露数据显示,近三年,陕西中欧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12.8%,突破5300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居全国第一。目前,陕西中欧班列开行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远行至马德里、巴黎、鹿特丹等城市,覆盖欧亚大陆全境,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货运通道之一。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线路达到18条,物流综合成本优势突出,运输时间约为海运三分之一,平均费用约为空运九分之一。

以西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基地,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了西安码头,累计在23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53个海外仓。

全国十大枢纽机场之一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内航网通达性居全国之首,累计开通108条国际航线,直达43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城市,目前该机场正在扩建。今年年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将陆续投入使用,投产达效后,这个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109万平方米的航站楼。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