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俞孔坚: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桃源憧憬与实践

——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

2024-09-20 10:10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导读

9月7-9日,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合肥召开。在全体大会上,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作题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桃源憧憬与实践——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的报告。

XYZ06978.jpg

俞孔坚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一、危机、挑战和三个基本认识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进入新21世纪的中国,在迎来史无前例的大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两大严峻的挑战。首先,生态环境和生存资产的危机和挑战。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急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污染、洪涝频发、水等自然资源高度匮乏、城市蔓延和耕地丧失,这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挑战。其次,文化危机,包括病态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碳排放和资源的浪费;丑陋的建成环境,毒害和污染人民的灵魂,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和民族的文化身份。

在此背景下,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提出并逐步完善了美丽中国的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提出了党的执政目标和全国人民群体奋斗方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了承载美好生活的国家形态——美丽中国,这是一个新时代的新桃源,他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形态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景观形态叠合而成;实现路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到“五位一体”的建设全过程中。在这种顶层设计下,中央对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一系列调整,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行动,包括住建部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城市双修”行动、和以城市水韧性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海绵城市”建设行动,环保部的蓝天碧水行动,农村农业部的美丽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行动,水利部的生态治水、幸福河湖建设行动等等。

此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的国土治理和建设行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和绿色技术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应以下对三大挑战,否则,一切行动将付之东流,甚至与美丽中国建设的方向南辕北辙。

第一大挑战,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文明是通过技术以及由技术构成的基础设施来定义的,而城市是文明的代名词,也是文明的载体。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都有对应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农业文明的技术特征是通过利用自然材料和自然过程本身来获得能源、营养、调节旱涝、实现交通,诸如化粪池、石堨等;工业文明则代之以耗能的污水处理厂、钢筋水泥的大坝等来更高效的实现同样的目标。其特征是单一目标、控制自然和剥夺自然。上那么生态文明的技术是什么?基于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是什么?能否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能否跳出工业文明的技术怪圈,发展出真正的生态文明。

第二大挑战,能否对工业文明及其基础设施进行批判和革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绿色发展理念,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因此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重新认识工业文明以及曾经的工业文明所留下的不同尺度上的一切工业化基础设施。这种审视让我们认识到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工业文明的副作用。工业文明的基础设施所造成的副作用在今天日益凸显,比如碳排放带来的极端气候,溃坝带来的洪灾、化学农业带来的水土污染、农药和人工合成物造成的物种大量消失等等。同时,如果要投入更多的工业设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这个怪圈无法解决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工业文明的客观审视,不是要否定工业文明,而是要探索克服工业文明带来的副作用,让人类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之道。

第三大挑战, 如何科学认识绿色技术,“绿色”的技术不一定是生态文明的。当今的一些技术如风电、光电、水电等,它们仍然是工业文明的技术,对生态环境有潜在的危害,眼前的“绿色”收益可能需要未来50年甚至是一个世纪的生态代价来偿还,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比如风电对鸟类的危害、太阳能光板淘汰后留给地球的毒性垃圾,水电大坝对整个河流生态的毁灭性破坏等。

二、探索: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它应该是一个“新桃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新桃源”基于自然,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技术及生态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提供旱涝调节、水土净化、生物保育、生态休憩和审美启智等一切生态系统服务,系统解决问题。

生态文明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两大关键难题:第一,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克服保护自然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给自然提供其所需要的空间,使其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便是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的难题;第二,离开工业技术,城乡将如何运作,如何整合基于自然的技术,构建系统高效的生态基础设施?这样的自然技术包括利用生态河岸和湿地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而不单是靠污水处理厂来净化污水,这就是基于自然的技术。将基于自然的技术整合成为具有高效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让其做工,这便是基于自然的设计学的任务。

所以,如何进行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如何整合设计基于自然的技术构建生态基础设施,系统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便是后工业时代规划设计师的核心任务。

1.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是针对第一个难题的解决方案,既要解决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又要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席卷大地的工业化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三通一平”的工业化城市建设模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早在1960年代就引起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在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城市,也成为现阶段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解答这个问题的底层逻辑是“土地不是平的”,不能仅仅依靠用地数量和指标平衡来解决。类似当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基本农田红线范围内不准种树、不准挖池塘、不准种菜蔬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土地不是平”的逻辑,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和它所具有的综合服务。各种用地,包括自然林地、湿地、陂塘、农田、菜园、农作物大田以及居住用地,应该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产生综合效益的生态系统,这才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之上的“活”的土地。当然这个生态系统里面也有基础设施,那就是生态基础设施,如有湿地、陂塘、自然灌渠及蓝绿交织的河流廊道所构成的水生态基础设施。

中国的传统生态智慧在这方面可以带来许多启示。

首先,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不同于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旱涝的季节性更明显;中国的农耕生产有别于大部分工业化国家,更多依靠自然条件;中国生态条件多样化,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人多地少的限制条件,孕育了集约节约生产和高效利用自然的文化基因,成就了中国曾经的“桃花源”。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使高密度的人群生活在一个非常有限的资源环境内,基本持续了两千多年。这个“桃花源”及中国的传统生态智慧至少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其一,“用最少的土地,构建最有效的生态空间”,控制关键景观元素,如龙山、水口、水脉等,形成高效的格局。无论是州府衙门还是村庄的选址,都符合这个规划理念。古人曾用多达72个变量的罗盘来判断人跟自然的关系和进行空间定位;其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时空交替”的生态技术 。

然而,自然经济下的“旧桃源”在遭遇工业文明之后,已然被大面积破坏,一去不复返了,这个时代需要有新的、更高效的基于自然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来构建新桃源,一个生态文明的新桃源。生态科学是“新桃源”的理论基础。要将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态科学相结合,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构建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1)划定生态底线

国土空间上存在多样化的竞争性过程,比如洪水过程、农业开垦过程、虫灾及病毒扩散过程、城市扩张过程等,各种过程都需要空间。空间博弈就是如何对各种竞争性过程进行协调,平衡土地和空间的利用,形成多利益群体共赢的优化格局。在以往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生态总是处于劣势。因此,需要给生态以“先手”,方可做到“生态优先”开发建设。优先的依据是“生态底线”而非没有科学依据的“红线”。这个底线就是最低生态安全格局,用于判别关键的生态空间,整合地质安全、水安全、生物栖息地安全、遗产保护安全、休憩资产安全等。这便是实现生态文明的规划方法论。

(2)判别多过程、跨尺度的生态安全格局,整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

各类生态底线整合在一起构成了综合的“生态基础设施”。基于此,实施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综合解决问题,针对关键区域,高效进行具体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从多过程和跨尺度的角度来判别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包括国域尺度、区域尺度、城区尺度等。中国有大量的国域尺度上的遗产,比如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长征线路等,需要把它们留下来,作为国土生态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尺度上,以北京市为例,为解决城市无序蔓延,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市政府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底,构建了开发保护新格局。在城区尺度,以武汉五里界为例,在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遵循生态优先的空间格局,构建了基于自然的城市基础设施。考虑到新城市有30%的公共绿地,而调节水涝只需要20%的绿地就够了,因此完全可以建设一个没有集中雨水管网的新城市,依靠自然景观系统来调节雨洪。同时,它还有自我净化的功能,把地表劣V类水净化成III类水,把季节性水域空间转变为优美的休憩空间,提供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为人们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

这样的国土空间规划理念需要通过法规来保障,过去十年,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范,明确提出要以“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目标”,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得到落实,形成总体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2.汲取中国传统智慧,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技术和生态基础设施,全面保障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开展生态文明的国土设计

基于自然、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国土)的第二大关键难题是技术问题。离开了工业技术,城乡还能运行吗?离开了污水处理厂,水能得到净化吗?离开了排水管道,水涝能得以解决吗?离开了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还能进行吗?生态文明的技术与基础设施是什么?

中国传统智慧也同样给了我们启示。中国传统智慧注重简单技术、适应气候、因地制宜,从而实现高密度的生产生活过程的基本持续。这些生态智慧体现在造田、理水、营城,创造了既丰产又美丽的人居环境。当代生态文明下的生态技术需要将传统智慧科学化和标准化,将道法自然的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模式提炼,增强设计、运行检测,形成标准化生态工程技术模块,从而适应大规模构建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用于当代城市的修复和建设。尤其要提炼适应季风性气候的传统智慧并把它科学化,形成以水过程适应和调控设计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技术,比如梯田、陂塘、基塘、垛田、矮堰等模式。运用这些基于自然的技术,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包括:

(1)构建基于自然的“绿色海绵”水韧性基础设施

对比北京和伦敦、上海和纽约的降雨情况,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和欧美城市的降雨特点完全不同,占据欧美主要国家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的灰色基础设施并不适合中国等季风气候国家的城市建设,导致季风地区大规模的经常性洪涝灾害。因此,必须要构建新的基于中国季风气候的城市基础设施模式。海绵城市就是基于自然的水韧性基础设施,应建立全流域的海绵系统,涵盖从山顶到山谷、田园村庄、河湖海沼,形成“源头分散渗蓄、过程减速消能、末端弹性适应”的海绵系统。2011年开始,我们与其他规划设计院一起,在广州、三亚、海口等地进行了全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用基于自然的生态技术来解决城市内涝和修复生态,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创造了优美的人居环境,还带来了周边土地资产的增值,有效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2)构建“人水和谐、韧性美丽”的生态防洪基础设施

修建钢筋水泥防洪堤是解决洪涝问题的常用方式。中国每年有千、万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有些是必要的,但许多数情况下会破坏水生态系统本身,造成河道渠化硬化等现象。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应该用生态基础设施来代替灰色基础设施,科学节制使用灰色工程,甚至需要去工业化、砸掉钢筋水泥,让水系统变得更有韧性,能够自我调节。实验和模拟数据显示,基于自然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调节能力远远高于灰色工程,蓝绿交织的梯级河岸可以大大削减洪峰,减缓洪峰到达时间。

(3)构建“流域海绵+生态防洪”的区域洪涝韧性基础设施

2021年,郑州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灾后重建时,在受灾最严重的巩义米河镇,受当地政府的委托,我们基于生态技术开展了修建区域洪涝韧性基础设施的实验。从源头开始,把河道的钢筋水泥硬化河堤去掉,改为蓝绿交织的海绵河道,强化河道的吸收和调节能力;在末端给水以更多的空间,增强其弹性适应能力。初步建成之后,看到了明显的效果。米河镇的实践充分说明生态基础设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今天所面临的洪涝问题。

(4)构建基于自然的水净化基础设施

2020年,在上海黄浦江滩上的水净化生态基础设施实践,为国际所瞩目。设计基于自然,通过人工湿地,构建水净化系统,它的净化率达到85%(总磷和总氮的去除率),一公顷湿地每天可以净化800吨水,从劣V类至II类,净化效果非常明显,相当于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这个技术后来得以推广,在邯郸两平方公里废弃的垃圾和污水地上建设的邯郸园博园,建立了梯田水净化系统,净化率和去毒率都达到同等水平。

(5)构建蓝绿交织的城市综合生态基础设施

在海口美舍河,通过整合生态技术,构建具有综合功能的生态基础设施,去除硬化了地面和河道,恢复为自然的生态河流廊道。海口美舍河的实践和数据表明生态技术和生态基础设施不仅能够净化污水,还能够改善生境,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同时也能给人们提供优美的休憩空间。

(6)构建湖海污染治理的生态基础设施

77284平方千米的渤海海域严重污染。针对海域污染治理这个难题,我们在渤海湾的秦皇岛构建了海绵海滩,实验将来之陆地的面源污染在进入海洋之前就将其净化,试验区效果明显,生物多样性恢复了,鸟飞回来了。大面积的湖海污染通过工业技术来处理成本太高,而通过基于自然的生态技术,控制过程,把整个海岸带进行海绵化设计,以保证污染的水体在流入海洋之前就完成了净化,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

(7)构建美丽国土的韧性海岸

气候变化问题是沿海城市遇到最大的挑战,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修建防浪堤。然而防浪堤的修建会破坏海边植被乃至周边环境,且割裂城市与海的关系。在三亚实施了构建韧性海岸的实践,用红树林来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海潮,非常有效。在海南自贸区,我们也砸掉了防浪堤上层部分的钢筋水泥,只留下基础,让海堤与植被结合,形成会呼吸的生态的海堤。韧性海岸带的构建,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海防问题,还使海边环境更为优美宜人,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三、基于自然途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基于自然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模式可以为季风气候国家提供借鉴,在国外得到了一系列的实践,比如俄罗斯卡班湖的生态修复工程、泰国曼谷班嘉琦缇皇后公园工程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得到提升,相关实践也被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官方媒体大力推介。

从构建海绵城市到构建海绵地球,基于自然的中国模式将为治愈地球提供新的路径,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做出贡献。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