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正文

张维:规划引领首都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13:47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不久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印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北京市深刻把握会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更高标准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

立足首都定位

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版总规实施以来,北京不断完善首都规划的“四梁八柱”,“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加强:把服务保障政治中心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中央政务功能服务保障能力,重点地区环境更加安全有序;擦亮文化中心“金名片”,北京中轴线申遗圆满成功,带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首批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利用取得标志性成果;“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中心格局加速形成,服务保障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新跃升,“三城一区”建设引导形成2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北京将牢牢把握首都特质,进一步谋划推动“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将首都功能蕴含的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具体在自然资源规划管理工作中,北京要深入实施核心区控规,压茬编制新一轮行动计划,推动核心区“双控四降”和地上建筑规模减量,打造优良的中央政务环境;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深化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落实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持续抓好重点文物腾退利用,不断加大老城整体保护力度;优化提升雁栖湖、新国展等区域功能和品质,塑造高品质政务活动空间和特色化国际交往场所;围绕“三城一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空间保障;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落实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化都市圈,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保障首都功能。

落实会议精神

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在推动减量发展、克服大城市病方面,这些年是在蹚一条路子。

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北京城市发展方式深刻转型,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50平方公里,总量上提前实现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的管控目标,建筑规模在2018年达到峰值后转入“拆建平衡”平台期,从根本上扭转了单中心集聚、“摊大饼”的传统模式。北京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建立了“1﹢N﹢X”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构建“规划加策划、策划转行动、行动推项目”的城市更新实施框架,形成了近百个最佳实践和300余个示范项目。

未来,北京将对标“内涵式发展”要求,统筹好减量、增量和存量的关系,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这主要包括:优化空间规模调控策略,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由总量减少向结构优化转型,发挥好建筑规模管控的“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细化、差异化实施引导,既让“都”的功能更完善,也让“城”的活力更充沛;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持续丰富规划土地政策工具,不断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激发空间组合效应,以轨道微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站城融合,提高空间利用的混合度、灵活性;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建筑设计管理,聚焦滨水空间、绿道系统等重点空间,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园艺师等“多师协同”作用,提高城市设计品质,展现城市魅力。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提高超大城市治理水平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7个方面重点任务,强调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版总规实施以来,北京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不断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内面外廊”的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加速形成;有序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市民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深化责任规划师制度创新实践,搭建“小院议事厅”“居民会客厅”等共治平台。

未来,北京将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改革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高城市宜居水平,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进一步拓展“好房子”政策覆盖面,优化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配置,更好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积极应对交通出行结构的重大变化,聚焦重点功能区、铁路站点、“学医景商”等大型人流节点,加强交通效率分析评估,拿出更优解决方案;推动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实施,在高密度片区加强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地灾防治工作机制,提高监测、预警、救灾能力;加快“一张图”建设,提升数智规划水平,拓展空间资源配置、安全韧性保障等应用场景,形成更多应用成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提高首都城市工作水平

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实质上是首都规划,市自然资源规划管理部门坚持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不断完善落实首都规划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做实做强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服务保障首规委发挥“把好关、管重点、强监督”作用,推动解决一批大事难事。另一方面,北京率先成立市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统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等工作,强化城市工作“一盘棋”思想,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未来,北京将进一步落实好首都规划权属党中央的制度安排,加强首规委办建设,完善“央军地”协作机制,推动城市协同治理;用好市委城工委工作平台,推动各类城市政策相互衔接、上下贯通;高质量开展城市规划体检评估,在街区层面统筹谋划更新项目和实施路径;加强城市工作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实施总体规划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