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5年8月29日,202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三“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文明城市”在沈阳召开。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绿融合保护更新实验室综合研究室主任李旻华作题为《〈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指南〉(T/UPSC 0009-2021)团体标准宣贯》的特邀主题报告。

李旻华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绿融合保护更新实验室综合研究室主任
一、编制背景
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科技、艺术与社会等多元价值,是我国悠久连绵的工业文明的见证和载体,也是当前多部门共同关注的遗产类型。自2006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起,工业遗产在我国逐渐成为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科协、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要求,工业遗产保护成为各部门的共识和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另一方面,随着产业迭代与城市发展,早期工业建设现大多已位于城市核心地带,区位良好,但大多面临功能性和经济性双重衰退的困境,成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国家战略的四大主要类型之一;据统计,2005年以前建成的工业建筑超30亿平方米,量大面广,建筑普遍结构坚固、空间开敞、可塑性强,具有较强的再利用基础。如何将工业遗产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结合,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是行业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既有标准在工业遗产的调查、评价、要素确定、保护要求与利用方式等方面有丰富的积累,但缺乏立足城市或区域整体视角的单体、建筑群、厂区等内在关联的研究,难以完整描述我国从古代传统手工业到近代、现代工业的历史进程,亦不能支持差异化利用模式的研判。
二、技术要点
针对上述背景和难题,清华大学张杰教授领衔的标准编制团队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契机,立足20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和在全国各地广泛的实践基础,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就老工业区整体开展专题研究。针对工业区的空间形态、产业门类等特征,将其划分为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区、工业遗产三个层次,集中连片、散布两种分布类型,以及链式产业、协作产业、资源聚合三种内在关联方式。据此,提出了基于“历时、共时、共生”关联的工业遗产完整保护利用思路,以破解以往重建筑或厂区、轻城市整体、利用模式单一等难题。
标准依据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工作流程展开。首先是“见人见物见生产场景”的调查研究,要求将各层次工业遗产的关联纳入研究范围,建立现场调研、座谈及访谈、社会公众调查的完整流程。二是兼顾保护与利用的多元价值综合评估,构建了4个维度12项指标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要素确定体系,重点覆盖地区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厂区规划理念与工业建筑技术工艺、产业风貌与工业景观特征、工业建(构)筑物视觉美学、工业精神与集体记忆等工业生产的物质与非物质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遗存的质量、产权、区位及周边设施条件,以绿色、高效再利用为导向,将其划分为保护整治、改造利用、整体更新三个主要类型。三是建立分层次的保护体系,明确“保护第一”原则,建立老工业区(城市或区域)、工业遗产保护区(片区或厂区)、工业遗产(建筑单体或设施、场所等)的整体保护框架,提出各层与层间协同保护的重点。四是提出展示利用多元模式,依据价值评估,立足老工业区整体形成系统的价值阐释与特色展示体系,串联重要的交通设施、轴线、视廊、标志物等,确定各节点定位、主题与方式;此外,结合上位规划、用地条件与基础设施等,进行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居住功能及相关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混合等差异化再利用模式的整体策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片区活力。五是生态治理与环境提升,鉴于老工业区原生产特点,工业污染治理是确保再利用安全的首要环节,需对土壤、大气、水体、工业遗存等进行检测、评价,明确治理措施、生态修复目标与技术要求。六是相关支撑体系提升,将以往相对独立组团的老工业区融入当代城市,需要在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与城市进行衔接,应充分尊重工业区原有的特色道路、轴线、管线设施等,避免建设性破坏。

三、应用推广
鉴于技术标准的强应用导向,团队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进行了诸多验证性实践,在标准发布实施之后也在持续推进其应用推广和技术创新,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传统传承至现代的工业集群类型。茶、丝绸、陶瓷等作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舞台的标识,从传统手工业持续传承发展至近现代工业,形成老工业区,已与城市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特色深度绑定,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与城市文脉延续、未来发展命脉、民众日常生活休戚与共。景德镇千年瓷都是典型代表,元代设浮梁瓷局,明清时期建立了完善的御窑厂和官搭民烧的瓷业生产体系,沿昌江布局形成了涵盖原料运输、坯房、窑工民居和商铺贸易等功能的传统手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景德镇集中建设了以“十大瓷厂”为代表的现代陶瓷业体系,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现代城市东扩。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期发展与迭代,老工业区面临着退役转型的挑战。2012年本团队介入时,古城空置凋敝、老旧工厂倒闭破败,无序的剥皮开发或大拆大建致使城市生产与生活网络破裂,数万本地瓷工和外来“景漂”群体心怀理想但无处可依,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为破解这一困局,使陶瓷产业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使千年窑火生生不“熄”,团队持续十余年开展在地陪伴式规划、设计与动态实施。
基于对昌江以东25平方公里范围老城的广泛深入调研、陶瓷产业及相关保护要素的识别和评估,团队梳理了从宋代至今的陶瓷产业历程,整合起多时期、多类型的碎片化遗存,建立了区域、城市、片区、单体四个层次的保护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文化价值与现状再利用潜能双重导向的综合评估,建立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框架;并以陶瓷产业的生产技术链条为主干线索,对传统与现代的工业遗产集中成片的重点片区进行进一步的差异化更新策划与、规划与建筑设计。例如,在城市范围内建立各个时期遗存的窑(传统的镇窑、现代的圆包窑、隧道窑等)及其所处空间的完整展示序列;针对陶阳里等传统片区,识别并保护“一窑十坯”基本生产空间单元,以原工艺、原材料原位修复城内最大的徐家窑,将其再利用为国家陶瓷非遗传承基地;修缮彭家弄作坊院等坯房、居住、商业组合的生活单元,更新为补足老城文旅服务设施的酒店综合体;针对陶溪川等现代片区,以特色轴线、主干道路、核心生产空间、烟囱等标志物为线索,重组片区结构,植入当代艺术陶瓷生产、展示、销售及“景漂”居住生活等多元功能,变厂区为街区,使之融入城市。
随着工程实施和运营,景德镇老城常住人口快速增长、活力显著提升,被国内外多部门作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样板进行推广。
二是现代不同门类工业集群类型。洛阳涧西工业区、沈阳铁西工业区、贵阳小河三线工业区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建设的老工业区,协同建立起了我国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为老工业城市的形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样大规模的老工业区面临退役转型,如何兼顾保护传承与高效再利用,需要探索新的技术路径。北京市昌平南口三大厂片区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南口镇依托京张铁路,是传统工业重镇、曾经的“北京工业改革窗口”。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曾生产出本市第一批鹿牌保温瓶,北京汽车钢圈总厂曾填补了国内无内胎车轮生产的空白,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在1989年建成了国内自行设计、建设速度最快、产品质量最好的300吨浮法生产线……随着时代变迁,三大厂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规模大、投资大、停摆废弃的老工业区面临着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的难题。2022年起,清华大学与昌平区政府谋求校地合作,拟利用南口三大厂建设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打破三大厂原各自为营的边界,将整合为一个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创园区,使之在新时期继续延续“改革前沿窗口”的使命,是本团队接受此项任务的工作愿景。
团队首先进行了三大厂工业建设历史进程的调研,陆续建设于50-90年代、产业门类各异的三大厂见证了首都北京现代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其厂房建筑、设施构筑物、生产设备、生活配套以及花园式工厂景观五类工业遗产要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产业特色;在此基础上,面向更新为高精尖实验室与科研教学功能的需求,以绿色低碳为原则,团队对场地各类遗存现状进行了“留改拆”综合评估,以实现最大化再利用;结合核心建构筑物、烟囱、管线设施、花园工厂景观等特色遗存,以及实验室对内对外功能分布、服务中心与广场等公共设施布局,建立“网络-路径-节点”分层整合的保护与更新框架,进行厂区转型为科创园区的结构重组;针对工业建筑单体,延续原厂房特色,并将其与新材料、新型设备设施等适应性结合,形成模块化、灵活的可塑空间,满足复杂的实验环境需求。
项目现已全面开工,一期工程于2024年底顺利交付,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园区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两业融合示范区。
标准历经编制以及发布实施后的推广,现已在全国各类老工业区得到成功应用实践,覆盖不同的空间尺度、建成年代、材料结构类型、保护级别以及更新功能类型等。
四、总结与展望
面向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展现出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突破为该领域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新路径。期待与业界同仁共同探索,创造更多元、更可持续的价值。
*根据现场报告整理,已经专家审阅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