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茨沃兹有“英格兰心脏”之称,其山丘主脉位于格罗斯特郡,其地区范围还跨越了伍斯特、沃里克、牛津、威尔特、萨默塞特等郡。中世纪晚期以来的数度转身,最终使科茨沃兹成为乡村城镇化的突出代表。
原工业化兴起带动了科茨沃兹城镇化起步
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科茨沃兹在中世纪早期是农牧混合型经济,养羊业非常重要,所产优质羊毛闻名西欧。当时的人认为,欧洲最好的羊毛出在英格兰,英格兰最好的羊毛出在科茨沃兹。最初羊毛多输往国外。12、13世纪,由于呢绒生产中应用水力漂洗轮,河流众多而又湍急的科茨沃兹山丘地带,便吸引着城市工匠移居。13世纪,斯特劳德河谷出现了毛纺业和漂洗坊。英国毛纺业在15、16世纪成为民族工业,以科茨沃兹为中心的格罗斯特郡,与邻近威尔特郡、萨默塞特郡一道,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毛纺织区。除优质羊毛和充足水力资源外,这里还有斯特劳德河谷的漂白土,有当地赭红岩石制成的染料,西南又靠近布里斯托尔港口,便于联系国际市场。斯特劳德河谷的漂洗坊多达150座,科茨沃兹地区以漂洗、染色和完成最后工序而闻名遐迩,“斯特劳沃特”作为优质猩红色宽幅呢绒,蜚声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市场。
乡村毛纺业几乎是近代早期英国原工业化的代名词,随之而来的是城镇化起步和非农业人口增多。1561—1562年伦敦呢绒出口统计中,格罗斯特郡有26个呢绒生产中心,其中仅有几个是原有城市。17世纪初一个职业普查搜集了格罗斯特郡从事纺织业的2637人的材料,其中格罗斯特等三个老城市仅占比5%;来源于乡村的被调查者则占比95%。科茨沃兹5个百户区普查中,从事纺织业者比例极高,分别为45.2%、39.4%、37.9%、31.6%、28%,这还不包括其他非农业人员。
随着毛纺业发展,新兴纺织城镇和纺织村庄遍布科茨沃兹地区,他们拥有的财富甚至还超过老城市。如老纺织城市温奇库姆1523年上缴税收少于1334年,而1523年比兹利这个毛纺村缴税却是1334年的13倍。赛伦赛斯特这个科茨沃兹首府城市,1334年缴税是比兹利的6倍,而1523年后者缴税反超前者。1523年比兹利251个纳税人中,有112人是挣工资者。大量诸如比兹利这样的村庄演变为新兴城镇,富有呢绒商还在其中修建了豪华宅第及“羊毛教堂”,这些建筑至今犹存。
工业革命落伍刺激科茨沃兹经济的多元化
原工业化状态下农民“离土不离乡”,使科茨沃兹农村城镇化起步。但这种基于传统手工技术和旧有组织方式的生产,难以抵挡新技术和机器大工业的冲击,城镇化进程出现逆行现象。
科兹沃兹所在的英国西部毛纺业,16世纪中期开始动荡。这主要由于它生产的传统宽幅呢绒市场狭窄,无法与大众化的、价格低廉的东部“新呢绒”对抗。尽管国王和政府强推扶持法令,亦未能阻挡科茨沃兹养羊业和毛纺业的颓势。从1660-1699年格罗斯特城及辖地的法庭案卷可以看到,925个职业清楚的当事人中,从事纺织业的仅150人。毛纺业创造的财富也在减少,上述925人中,毛纺业者占有财富的平均值低于非农业者总平均值;村庄中从事毛纺业者的财富平均值(38英镑),远低于务农者的财富平均值(101英镑)。
由于纺织业不再是科茨沃兹的优势,大量纺织工失业,迁徙至东部或成为流浪者。虽然1690—1760年间科茨沃兹毛纺业有所复兴,但由于从业人员剧减,加上羊毛原料多来自外地,生产大受限制,呢绒年产量最高也只有5万匹,远不及同期的约克郡西莱丁区(年产量最高为40万匹)。由于缺乏广泛的生产基础,科茨沃兹所在西部毛纺区不但没有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甚至还未紧随。这个英国原工业化“先锋”,在迈向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落伍了。西部原有毛纺业城镇逐渐“空心化”。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被取消议席的“衰败”城镇,大多在西部。当英格兰西北和东南地区的机器隆隆轰响之时,西部人们只能守望着土地和牧场,向西北工业人口和东南工商人口供应肉奶粮。由于工业化早期的农业实际上只是工业和城市的附属物,创造财富有限,于是西部这个中世纪晚期英国名列前茅的富裕地区,18-19世纪成了英格兰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面对经济波折的科茨沃兹人不断尝试着创造新经济部门的实践。17世纪初,这一带开始试种烟叶;因为不合法而被查处后,又试种亚麻。18世纪,这里兴起了丝织业。1810年建立于布劳德威的一个丝织厂,生产持续至1864年,遗迹至今尚存。附近的温奇库姆今天还有条丝绸巷。建于1797年的布劳德威塔,先后用于手套制造、印刷。出版和印刷还成了斯特劳德的新兴行业,传承至今,现在这个小镇还有10余家出版社。19世纪末发轫于科茨沃兹小镇奇平坎登的艺术和技艺运动,也很快扩展到全国。这些多元化努力有一定效果,格罗斯特郡财富排名有所提升;然而并不具全局性效应,未能改变该地区根本面貌,科茨沃兹期待新的发展方向。
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科茨沃兹为著名旅游区
科茨沃兹在地质上属侏罗纪石灰岩,岩石通体呈土黄色。从中世纪起,当地人普遍用这种岩石筑房,其建筑的样式与色泽别具风格,加上绿色的草地、白色的羊群、赭色的岩石、遍布的毛纺业遗址,使得这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区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其中80%为田野,村镇里则有大量传统遗迹。1966年,科茨沃兹被规划成英格兰最大的“卓越自然美区域”而进行建设。2000年列为国家公园。为吸引旅游者,当地还精心构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尤其是沿科茨沃兹山脊修有一条专供远足的国家级步行小道,砂石土路,从东北方的奇平坎登,经布劳德威、温奇库姆、切尔滕纳姆、斯特劳德等村镇附近,往西南延伸至著名温泉城巴斯,全长166公里。科茨沃兹的美丽景色还经常出现在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
随着乡村旅游成为科茨沃兹经济新增长点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该地区居民收入远高于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兹等大工商业都市区。据伯克莱银行2007年报告的数据,科茨沃兹户均收入60800英镑,是全英排名前20位中不属伦敦和英国东南部的两个地区之一。
科茨沃兹的数度转身表明,基于原工业化的就地城镇化是脆弱的,不能经受工业化冲击;工业化浪潮下,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和农业成了附属品,现代都市生活具有强大吸引力,农民流向城市是必然趋势,不能阻挡;不能硬性强调农民“就地”市民化,更应“就地”改造乡村,使村庄“城镇化”,具备城市般生活舒适度,吸引人口居住;如能结合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新经济部门,吸纳更多就业人口,农村城镇化则会上升到新的水平,比大都市生活更具魅力。总之,农村城镇化的理想目标是原有农民的职业非农化、流动自由化,村镇生活城市化,乡村美丽化,并有新经济部门作支柱。科茨沃兹正是这样的成功范例。(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4JZD038)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