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60年城市规划布局 造就南宁建设辉煌

2014-11-21 17:42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雁漪

“加快提升南宁首位度,大幅提升首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贡献力和辐射力,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这是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南宁“城市定位”。

自南宁市于1995年首次实施城市规划以来,历经60年,南宁市的城市发展定位越来越明确,发展的成效越来越显著。城市总体规划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南宁城市建设的辉煌。

多年沉淀 实现质变突破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时,城区只有4.5平方千米,人口仅9.2万,城市萧条,百废待兴。

1955年,南宁市建设局拟就了一份城市规划草图,主要对人口标准、城市用地、城市布局、路网结构以及中心广场、机场、绿化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从城市规划入手,依照原有道路延伸方向,四面出击,向外发展,形成单核心的城市发展格局。

50年代,湘桂铁路通达南宁,城区北面兴建火车站,带动城北城建的发展,广西展览馆在民主路拔地而起,城市东部到达长堽岭一带,城南延伸七星路,城西陆续兴建一批工厂,城区西延至心圩东岸一带。

1964年邕江大桥建成通车,加强南北城区联系,南宁人依靠舟楫和渡轮过江就此成为历史。与此同时,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先后落户江南,奠定了江南区成为南宁市的工业基地的基础。大桥的建成贯通了南宁市区至吴圩机场的公路,衔接友谊关边疆和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出海通道。

经过20年的发展,南宁市城市建成面积于1970年时已达60平方千米。

全面规划 进入规范发展

1978年,南宁市进行了解放以来最全面、深入、规模范围最大的规划修订----全面修订1960年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1982年,国务院审批通过南宁市总体规划。总规全面制定了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旧城抓改造,近郊搞配套,远郊建新房。至此,南宁市规划建设进入了规范的轨道。

20世纪90年代,南宁根据新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中心、分中心重新进行布局,将行政中心从传统商贸区搬出来向城东转移,既发挥商贸区黄金地段的商业价值,又带动以民族大道为轴线、南湖为核心的琅东新区开发。

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南宁新的政务中心已经迁移到琅东新区南湖片区,带动了琅东新区的后续开发。

势头迅猛 城市日新月异

2000年以后,南宁市被列为第三批沿海开放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的城市发展迸发出极大的活力,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推动南宁城市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相继规划实施,“双城记”相得益彰。2000年以来十多年的时间里,琅东新区基本建成,凤岭新区后来者居上,五象新区发展势头迅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在新规划的指导下,南宁城市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琅东新区成为南宁乃至全省的新地标;铁路、高速公路、航空、黄金水道、轨道交通“五位一体”立体交通体系稳步推进;轨道交通开工后,南宁进入全国为数不多的建设地铁的城市;“网格状”为骨骼的中心城主干路网建设,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交通便利……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历程,就是南宁城市文明进步的历程。

60年来,南宁市人口由9.2万发展到720多万,市域面积由4.5平方千米激增到2211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南宁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发展和影响力一起快速提升。

南宁——一个经济繁荣、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科技进步、环境优美、社区和谐的区域性国家化城市,正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