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在京发布

2014-11-25 09:50 来源:凤凰城市

11月22日,凤凰网联合有关单位在北京共同发起了《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发布会暨凤凰城市沙龙。

本次活动由凤凰网城市与旅游研究院、中国系统工程协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及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主办。发布会现场,数十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投资人及媒体记者出席。

蓝皮书通常代表该领域重量级学者或者研究机构的权威研究报告及学术观点,可为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而本次的《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被业内学者称为“中国第一本最全面的城镇化蓝皮书”。

如今,新型城镇化已不再陌生,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将拥有15亿到18亿的城市人口。要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社会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怎样制定中国城镇化大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布的《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便具有特殊的战略和学术价值。

传统模式下的城镇化困局

从历史看,城镇化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居功至伟。研究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10%可归因于城镇化进程。但在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后,中国的城镇化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致辞中指出,过去的城市化是生产型的城市化,以空间扩张为目标,但随之而来的是雾霾、道路拥堵等诸多令人困扰的城市病。“这样的城市化绝不是国人所需要的!”

此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区,有些新城一味扩大规划面积,缺少产业、人口的导入,城市配套滞后,沦为被媒体热议的“鬼城”。

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院长叶一剑谈及近期对各地考察的体会时,也对那些烂尾或没发展起来的项目表示痛心。

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锟先生尝试着从产业的角度透析城镇化。他认为新型城镇化未来要以市场为主,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现在出现的鬼城,就是说明产业没发展好,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

靠消费拉动的新模式

实际上,我们不应该仅看到城镇化对投资的拉动,更应该看到城镇化对需求的拉动作用。由于城镇化过程中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得城镇化成为了增强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先决条件。

而城镇人口、财力、资源聚集和消费规模扩大,可以刺激城镇经济增长,促使其发展繁荣,可以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创造条件。

消费结构的调整升级,可以影响城镇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而在当下中国,对于消费需求的提升尤为迫切。

蓝皮书主编之一,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伟表示,现在中国的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如果不能锁定新的城市消费者,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可能就是座空城。

在城镇化过程中,产业为社会带来的是物质财富增量,进而带动就业和消费需求。而消费恰恰增加的是资本流通量,从而带来了新的制造或产业需求。

如果说产业相当于心脏,主要用于输血,那么消费就相当于血管,使得血液能够流通和循环。两者相辅相成,关系紧密。

《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用城市消费者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对不同城市的消费环境、消费状况、消费占比进行评价,赋予评判的指标体系和排行。

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角色

中国的城镇化为什么不能有效拉动消费?体制上的弊端也难辞其咎。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关体制改革如户籍、社保、土地流转等严重滞后,导致城镇化中往往出现“见物不见人”的现象。

人口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化具有“有城无市”或“城与市”不协调的特征,直接阻碍了对消费拉动作用。

在发布会现场,谈及“政府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宋敏认为,尽管前30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走的还算成功,但它更多凭借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方式,致使土地财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这种模式是不可延续的。他认为,今后可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方法来进行城市化建设,让参与其中的民间资金取得回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沈体雁认为,由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有诸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政府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扮演的是“媒婆”的角色。

他表示,如果相互之间的需求能够更多通过某些有效的方式来告诉大家,那么在了解这些信息以后,人们将会取得更多的机会。”

此外,沈体雁认为,政府另一个职责是维护城市的公共要素池,鼓励社会的各个主体“往池子里面蓄水”。他建议政府应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城市的公共池储备,包括要素池、人才池、资金池以及项目池等。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认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城镇化能不能成为新型城镇化,很大程度取决于新型城镇化自身的改革。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要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让新型城镇化更加接地气。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研究中心规划处规划主管张华在肯定了政府必须要进行体制创新的同时,强调政府今后要从云技术和大数据等角度、从市场化优化配置的资金角度以及产城融合的产业角度去进行改善。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