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规划动态 > 正文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在京举行

2016-10-20 09:24 来源:城中百人公众号

2016年10月15日-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在雁栖湖畔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主持开幕式。

会上,“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作论坛工作汇报,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同时提请与会百人论坛成员审议通过拟增补成员名单。以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为代表的百人论坛成员、城市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为代表的特邀专家发表主题演讲。来自中央相关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及近二十位杰出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真正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白春礼指出,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成为我国转型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是衡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关键是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客观地认识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克服发展当中存在的难题。创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王伟光在致辞中提到,文化与生态属于不可移动的软、硬资源要素,是任何国家民族发展延续的根基,我们必须要在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在这过程中我们无法完全保留农业社会所有的文化元素和生态场景,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理想文化和生态体系,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王伟光还强调,传承历史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关系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探索和构建相关的体制机制,让全社会成员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积极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周济表示,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作为主题进行研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个领域,面对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促进城镇化和城市健康发展需要多个领域专家携手贡献妙计良策。中国工程院作为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国家高端智库,许多工程方面的研究都围绕着城镇化进一步展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工作,并且在工作研究和实践中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世代的营造、积淀,逐渐形成了城市、乡村和谐共生的区域空间整体,构成了今天城乡发展的基础,其历史经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文化个性失落,历史遗迹消失,千城一面等诸多问题,使城市发展遭遇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和危机。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来中国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结合数年来带领团队编撰《中国人居史》的研究实践,挖掘、展现出湖南永州地区、四川都江堰地区、贵州安顺地区等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典型城乡人居环境。他表示:“思考试点村庄发展最根本的出发点还是要从生活出发,使大家诗意地栖居在山水田园之间,原有的农耕生活结合当地的自然山水,形成具有朴素生态文明智慧和民族地域特色的村落与民居。面对当代中国人居环境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并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汲取各方智慧,不断吸纳包容,不断走向新的创造。”

这一发言,对人居环境的阐释,对乡村治理为城市发展借鉴意义的重视,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周大鸣同样关注农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危机,他抛出一个问题:过去城市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每个城市地域文化特色非常明显。随着移民时代的到来,原有以地域为基础的人群在城市人口里不占主要部分,以地域为特征的城市文化能不能继续传承下去?越来越多的小城市或者乡镇成为城市,乡村文化能否保存下来?这是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非常突出也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孕育成长于农耕渔猎文化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创造了多样性的生存智慧体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化观念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体系凝练成“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化存在,历经长期的社会实践,构成多样性的一种文化景观,这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创造性源泉。

著名学者余秋雨另辟蹊径,结合其学贯中西的丰富阅历,从建筑美学与城市文化传承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他认为,建筑审美的形成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密集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才是乡村和城市建设的审美课堂,而公共空间的设计必须有高层次的专业团队来引领。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传承的途径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结合故宫管理的实践,认为文物保护工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传承技术继续延续的工程,文物修复应该是跨学科的、多学科融合的一项科技保护事业。修护古代建筑的“研究性保护项目”应该特事特办,按照古代建筑修缮的规律,尊重它的特殊特色,通过更多技术方法的运用恢复其本来面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培杰认为,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注入城市的血脉,提升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内涵,进一步彰显城市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同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包括城市发展的良好经验。

谈到具体的文化传承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晓明认为,城镇化的文化传承问题需要解决技术手段,加强合理化建构,比如解决城市文化资源评估的技术难题,避免城市规划随意开发文化资源,拍脑袋投资旅游项目的问题,从而遏制建设性破坏状况。

原国家建设部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北京)秘书长汪光焘也表示,要抓住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历史性契机,破除制度障碍和制约,加快推进机制创新,推动城乡规划工作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

四、科学规划城市绿色发展

研究表明,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均直接或间接与城市化有关。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生态功能退化、人居环境恶化的问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区域性问题。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松霈认为,树立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战略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当前生态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扭转工业时代生态与经济的不协调,我国与世界都应该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战略指导思想来指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指导城市的发展。

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女士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指出城市垃圾实际上也是城市“矿山”对其进行分类并回收利用可节约大量的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节约开采成本,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但当前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行政管理没有到位,市场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毛其智则从不同角度谈到了城市空间规划与绿色发展问题。

李晓江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的规划存在诸多问题,既有的模式难以持续。而城市空间调整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发展模式的转型。在空间需求和空间价值转换过程当中,重要的是要观察一个城市或整个社会新活动和新空间的供给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要为新功能、新活动提供一个新的空间载体。

“绿色发展既是一个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追求过程,既是一种价值行为,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具体理论构建方面,李迅提出,从理念体系、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示范体系五个维度来构建绿色城市建设理论,重新审视人和自然的关系。

毛其智从目标、方法、内容和实施管理这几个方面对建立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开放的和不断更新的城乡规划工作平台,成为国家提高执政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过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认为,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城市生态修复等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也给城市生态研究带来机遇。应该加强绿色城市发展、城市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与耦合机制、城市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机制与途径等课题研究,探索城市生态保护的解决之道。

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在实施过程当中除了有战略引导和理论支撑,也需要一些条件,比如资金、工程技术等的支持。原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平结合西溪湿地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实践,提出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成本支付的问题,他认为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土地要进行一体化开发建设和利用,形成土地融资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之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的联系,才能切实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钱从哪里来和到哪去”的问题。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锋从工程技术角度分别发表了题为“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途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低碳城市建设”的演讲。

此外,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诸大建以“可持续性城市的绩效评估与分类”发表演讲,谈到了如何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量化评估和绩效考核的问题;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则就“京津冀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政策”进行发言,极具现实效应。

举办青年研讨会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百人论坛年会增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环节,就是首次在年会之中邀请杰出青年学者参加,通过举办青年研讨会的形式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向老一辈专家学者学习的机会、一个跨学科交流的平台。近二十位杰出青年学者围绕“城市未来与中国发展”这一开放性和前瞻性的大课题进行发言并展开深入研讨。

青年论坛是在之前举行的三院院长联席会上确定的,是促进论坛长远发展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和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代表百人论坛给青年学者讲话,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勇攀高峰,对重大的城市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努力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李院长还就当前的几个热点问题与青年学者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研讨会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阶段的议题为“城市视角的未来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斌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川川、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颜银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吴剑峰分别就“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城市住房市场与收入分配”、“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与上海大都市统计区建设路径”、“高铁促进或抑制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税收激励、企业家活动和区域经济增长”等进行发言并展开自由讨论。

第二阶段的议题为“未来城市形态与治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龙瀛、北京师范大学绿色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于涛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分别以“城市发展的中国经验与国际传播”、“人本尺度城市形态——城市研究的新思路”、“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模式与治理路径”、“2008 年后中国巨型城市区的治理范式变化”、“两种联盟与城市治理变革”为题发表演讲。

研讨会第三阶段的议题为“新型城市化的未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汝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邢春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超、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执行所长陈杰、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分别发表题为“户籍转变与身份融合”、“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教育公平与人口流动新趋势”、“外来人口与城市发展”、“中国城市收缩——挑战与应对”的演讲。

研讨会收官阶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以“更平的城市,更好的城市”为题,就当前城市发展的热点话题——城市折叠发表主题演讲;百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副院长陶然压轴,作了题为“新型城镇化中的户籍与住房改革”的演讲,引发在座青年学者的热烈讨论。

10月16日下午2时许,“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6年会在与会学者专家、青年学者热烈讨论的气氛中完成所有议程,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务部部长张云勋作闭幕词,他充分肯定了论坛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取得的成果,并邀请与会专家再次来中科院大学做客,给学生讲座。会议到此圆满闭幕。

出席会议的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城市报等10余家媒体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部分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