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从棚户区的历史看城市发展实质

2014-08-18 08:56 来源:新土地规划人

棚户区面积减少,得益于改革开放

首先,市场经济理念得以确立。居民获得了充足的就业机会,经济条件大为改善。

其次,棚户区改造引入市场化的操作机制: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协调。

例如,棚户区居民可选择集资建房的方式修建新的住宅小区。政府予以容积率的保证(利用额外住房补贴棚户区改造),使居民可获得居住条件更佳的新居。到2003年,上海棚户区面积下降为43万平方米。

从上海近代棚户区的起源、发展与衰退,可以理解棚户区的实质

棚户区的产生,源于部分社群不为社会经济体系所接纳。如前文所述,19世纪乘坐毷毷船来到上海的贫苦人家,缺乏在公租界或法租界从事正当职业的能力,只能依附其生活,游离于主流体系以外。

近期棚户区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东北工业城市与三线城市棚户区,此类棚户区大多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国企改革推进与市场经济发展,这些出生于(或习惯于)计划经济体系的居民缺乏融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能力与机会,使社区愈发萧条,缺乏甚至丧失正常的自我更新能力,逐步沦为棚户区。

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棚户区改造的实质,是使棚户区居民能被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当年国民政府尝试盖楼,而不解决棚户区居民被主流社会经济体系隔离的问题,结果修楼速度尚不及棚户区居民的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棚户区改造取得革命性突破,其中,市场化的土地政策功不可没。

实质上,棚户区迅速减少,缘由更在于大量棚户区居民与新移民被成功纳入市场经济体系。他们不仅获得新的住房,更找到了薪酬可观的工作,由此还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得益于充分的就业机会,新近移民上海的无产人士,其薪酬能覆盖房租,才不致于催生新的棚户区。

可见,棚户区改造是一项系统性改革:既要科学规划新的住宅小区,更要协调搭配产业布局,甚至后者应被置于更高的位置。

试想,当一个棚户区周边出现适于居民劳动结构的产业集群,使居民充分就业且收入增加,棚户区自我更新的能力就可能得到恢复,社会资本自然会进驻,推动更高品质的住宅建设。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避免了一般情形下政府与被拆迁户之间的矛盾对立。

2/2<12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