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奋力开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19-08-22 09:35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一、稳固打牢基础,为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高标准高质量组织规划编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先后累计邀请10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200多支团队、2500多名技术人员,集思广益,科学论证,稳步推进规划编制,构建了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小组、规划评议专家组、国家级咨询论证机构、省政府专题会议等多个层次的规划评议论证机制,委托专业机构对各个专题专项逐一评估论证,最终形成了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1+4+26”高质量规划体系。

二是基础性重大项目启动实施。骨干交通路网建设有序展开,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开工建设,京雄、荣乌新线和京德高速公路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容东片区截洪渠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地下管廊、道路管线前期工作基本完备,大树刘泵站工程开工建设,实施冬季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白洋淀补水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南拒马河防洪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深入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入实施白洋淀及流域综合治理,建立与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入淀河流综合治理,规范畜禽养殖,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城乡污水垃圾治理、淀区生态治理修复等十大工程,加快实现入淀水质达标。积极开展为期100天的“走遍雄安”活动,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千年秀林建设,在2018年完成11万亩植树造林的基础上,2019年再完成20万亩植树造林任务。

二、加快开放创新,为创造“雄安质量”提供内在活力

一是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不断深化。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支持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财税、金融、雄安质量等配套文件相继制定,支持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研究制定新区房地产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政策,创新住房租赁管理积分制度。发行5-30年期雄安新区建设债券300亿元,白洋淀生态环保基金、市民服务中心项目REITs公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发行等取得积极进展。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举办外交部河北雄安新区全球推介活动、雄安新区超低能耗建筑国际论坛、雄安国际健康论坛等。

二是有序推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系统研究制定土地、财税、教育、医疗、人才等一揽子引导性政策,从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打造等方面,创造良好承接环境。目前,北京援助的4所学校雄安校区挂牌成立,45所新区学校与京津冀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

三是着力抓好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引进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科创资源,对接在京知名高校在新区设立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与中国电信、中国电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通信类央企全面合作,共同创建全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标杆和先进信息应用的示范区。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在提升白洋淀服装文化品牌效应同时,通过提升改造一批、转型升级一批、搬迁转移一批、污染关停一批,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转移重生。

三、构建特色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构建新区特色行政审批服务体系。成立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优化中心功能布局、建立班后业务培训及日复盘分析工作会制度、发放明白卡、公开服务热线和业务骨干手机号等措施,不断提升便民服务质量。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平台基本功能开发,实现与河北省政务服务网对接。建立健全工商注册运行机制,实施清单管理,做到名称核准不超过半小时、5个工作日内拿到营业执照。增加税务和印章备案服务,完善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工作模式,实现工商注册电子化、一站式。做好人员进驻、服务指南、流程标准化等工作,确保事项进得来、接得住、管得好。

二是全力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先后与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签署教育合作协议,加强与北京市的教育合作,与中央民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小等深入对接,取得积极成效。北京、天津、河北共同签订了医疗卫生事业合作框架协议,由北京市对口帮扶容城县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天津市对口帮扶安新县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河北省对口帮扶雄县5家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并对新区33家乡镇卫生院实施帮扶,首批北京专家团队入驻容城妇幼保健院。积极谋划新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研究出台《关于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做好过渡期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的指导意见》《雄安新区托管移交期间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等专项过渡性政策文件。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