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刷皮变脸”“技术叠加”,而是要超越建筑本身,以新带旧,以旧促新,通过微改造实现大变样,营造全新的大众生活场景。这就需要以“全龄友好”“人因工程学”为基础,建立完整系统改造新方法,全程统筹新机制,形成“需求提炼、场景推演、耦合适配、多维协同、分序评价”的科学改造方法。
深度报道 2025-04-17 10:13
真正智慧的城市规划,应是尊重自然规律、包容多元文化、倾听市民声音的有机更新,唯有将科学决策和人文关怀融入治理全过程,才能让城市真正成为多元共生的有机体。既要有整体规划,也要尊重个体差异,唯有如此,城市才能摆脱“整齐的苍白”,绽放百花齐放的绚烂。
深度报道 2025-04-16 13:55
这些巨大变化对现有城市规划的固定思维和套路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焕新城乡规划教育,在规划知识体系、教学组织手段、教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建立适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城乡规划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
深度报道 2025-04-16 09:28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十五五”时期,在北京总规实施前两个阶段圆满收官的基础上,如何把握好北京总规实施第三阶段的形势特征和战略目标,组织核心议题,破解关键问题,形成战略研判,首先需要从厘清若干关系入手。
深度报道 2025-04-15 14:22
作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近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中央财政将以“真金白银”继续大力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深度报道 2025-04-15 11:19
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当下,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城乡区域共富新路,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深度报道 2025-04-15 09:15
从全球范围来看,乡村的物质基础功能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式微,而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却愈发凸显。城市与乡村,并非彼此对立的两极,也不是城市对乡村的单向虹吸,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多元家园。吴志强院士着眼未来的城乡之变,作出若干展望和猜想。
深度报道 2025-04-15 09:02
不管规划教育的时间是长是短、学习内容是多是少,提高预商能力有利于彰显规划专业的特征性。在规划思维中,智商为预商提供办法,预商对智商进行评估;情商为预商提供耐心,预商使情商更加长远;财商为预商建立可行性意识,预商为财商配备长期收益路径。具备了规划思维之后,未知和未来均不会成为担忧的理由,无非就是兵来将挡。
深度报道 2025-04-14 10:09
新时代以来,贵州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创新实施“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核心抓手,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治理创新,着力打造贵州省的“千万工程”,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持续夯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
深度报道 2025-04-14 10:04
历次五年规划的演进过程中,交通较好支撑了工业文明发展。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交通领域应在“十五五”把握好战略机遇,以高品质交通服务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
深度报道 2025-04-11 14:3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时加速,城市规模与结构在人口流动和产业发展的共同驱动下迅速扩张并优化,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不仅出现在各种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文件中,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空间结构的现实样态。本文讨论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演化与异同,都市圈作为经济功能区的意义与价值,以及都市圈内部不同规模城市的协调发展。
深度报道 2025-04-11 10:33
2020 年代以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推进,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规划行业繁荣景象戛然而止,行业哀声一片,规划从“朝阳”变“夕阳”专业,高校招生遇冷。规划行业及规划教育界同时陷入迷茫,纷纷思考“路在何方”。各校纷纷调整培养方案,在现时低潮阶段,规划教育应谨防病急乱投医,防止弃本趋末、盲目试错。
深度报道 2025-04-11 0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于2025 年1 月1 日起施行,原学位条例也同时废止。本次立法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在原“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学位) 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等授予”。城乡规划教育将迎来一个分层级、分类型改革探索的新征程。
深度报道 2025-04-11 09:33
近年来,沈阳市和平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秉持“一尊重、五统筹”理念,聚焦提升功能、服务、生态、文化四大品质,围绕“东亚文化融汇区、东北亚消费枢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活力中心”三大发展定位,从交通、市政、景观、文化四个板块入手,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致力于将其打造成沈阳的城市会客厅和文旅新IP。
深度报道 2025-04-10 17:04
今年年初《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西安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与努力方向。
深度报道 2025-04-10 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