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城市规划网> 资讯 >深度报道 > 正文

薛泽林等:“花式整活”助力公园功能复合型跃升

2024-07-09 10: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大到6万人一起嗨的音乐节,小到带你秒回童年的“拔根儿大赛”……越来越多的公园靠花样“整活”火了。各类创意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进公园,公园也成了人们“gap moment”的首选之地。“公园+活动”这种新形势,让公园从仅可游览,升级为集体育、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

各类活动创意频出

近日,记者在位于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下称“绿心公园”)南门广场的“旧书新知 书香运河”副中心古旧书市集上看到,市集熙熙攘攘,各年龄段的书迷接踵而至。

“这个活动挺好玩的,能集章,还能抽盲盒。认识了新书,学到了新知识。”刚刚放假的二年级学生李成康表示。

五十多岁的吴先生是过来“踩点儿”的,他说:“今天先过来看看,打算回去整理一些家里的旧书,明天带过来换新书。”

在市集现场,阅晨书屋负责人全华身着汉服忙着向游客介绍书屋主打的各种国学主题书籍。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喜欢汉服,希望通过汉服的装扮吸引更多年轻读者关注到国学作品。”

当天傍晚,另一场活动在绿心公园的北区游客服务中心广场上演。在这场名为“张湾我最行文艺大比拼”的活动中,15支张家湾镇的居民舞蹈队轮番献技,角逐舞蹈决赛的冠军。

谈及为何选择公园作为活动场地,张家湾镇副镇长王明珠说:“希望能够在美的环境,让美的人,做美的节目、美的事。”

华灯初上,在北京龙潭中湖公园的摩天轮广场南侧,一节bodyjam团课正在进行。伴随着现场强节奏感的音乐,舞台上的教练带着台下几十位付费学员做出融入拉丁、街舞、爵士等舞蹈类型的动作。摩天轮广场上的不少游客被音乐和舞蹈吸引,也纷纷跟练。

“这个活动特别符合年轻人的活动喜好,我很喜欢!”刚刚结束跟练的陈女士边说边擦额头的汗。

同一时间段,在不远处的摩天轮下,现弹现唱的演出正在进行。围观的人们有直接搬了充气沙发坐在前排的,也有站在后排随着音乐轻轻扭动的。每每曲毕,都会赢得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俨然是一场户外版的live house。

近年来,公园凭借举办花样频出的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尤其是以往对公园并不感冒的年轻人。在小红书上,搜索“公园活动”,截至发稿,相关笔记已超过225万篇。

主题ip运营常态化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园的商业化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园自主策划。比如在小红书上热度很高的“老北京拔根儿大赛”,就是由龙潭中湖公园策划并举办。2023年11月的比赛吸引了200位北京选手从鞋底掏出精挑细选的杨树枯叶,到公园一决雌雄,并最终诞生了“根儿王”。类似的活动,龙潭中湖公园2023年举办了206场。活动直接拉升了游客数量的增长曲线,2023年该园日均接待游客近万。

另一类是公园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以北京为例,仅近两个月就有多家公园举办此类活动,如绿心公园“五一”举办了“2024北京无限音乐节”,两天接待了6万多游客,客流量创下开园至今的纪录。此外,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了“集善益块走”——2024年全国助残日公益徒步活动,北京温榆河公园举办了“自然书屋”主题活动,朝阳公园举办了“猫和老鼠奶酪日”……这类活动里,有时公园只负责提供场地,更多时候,公园则会与合办方共同参与策划。

“龙潭中湖从2021年开园就设立了品牌部门,专门负责活动品牌等。”龙潭中湖公园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杨立恒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把公园作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载体来运营,希望通过各种活动,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公园,让人们愿意来公园里享受生活。”

各家公园花样活动轮番登场的同时,也在挖掘各自特色,希望打造自己的ip品牌。北投绿心公司经营部副部长闫超告诉记者:“绿心公园正在筹划绿心的研学体系,将研学作为绿心公园的一个ip重点运营。比如,选择合适的空间作为研学教室,并形成绿心研学课程体系,建立中草药园等多个主题园,满足通州区社会大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等适合中小学的研学需求。”

“长远来看,我们通过保持音乐、体育、研学等不同主线的活动全年常态化运营,保持公园的人气。同时,希望通过强ip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绿心公园的知名度,逐渐形成自身成熟的商业体系,将更多游客引流到绿心公园,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闫超表示。

审批等堵点亟待疏通

公园在活动方面的探索,预示着公园的功能已从传统较单一的游览功能,转化为集体育、娱乐、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园。

“现在的公园都在向功能‘复合型公园’发展。开展商业活动时,应在策划阶段就做好平衡,既实现不同功能的落地,又兼顾到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比如某一片公园空间,白天可以是青少年的篮球场,晚上可以供老年游客跳舞,周末则可能成为中青年喜爱逛的市集。”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泽林表示。

采访过程中,多家公园向记者透露,现在策划一场大型活动,往往需要市场监管、城管、商务、文旅等多个部门审批,流程比较复杂,希望能打通堵点,让整个流程更顺畅便捷。

“这对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薛泽林表示,“未来,可以探索建设一个数字化平台,不仅让不同的项目在平台上展示,也方便不同部门协同监管、审批,为公园更高效便捷地筹办各类活动增添助力。”

此外,记者了解到,策划活动时,关于绿地保护、临建占比、污水排放、电量负荷等基建相关的问题,也是公园方面普遍反映亟待疏通的堵点问题。

对此,薛泽林表示,应站在发展角度看问题。“公园这几年变化很大,进行了很多‘社会化改造’,比如很多公园进行了‘拆栏透绿’,将公园围墙拆掉,从一个封闭的公园成为游客24小时可随意进出的‘无界公园’。这一动作背后,涉及围墙周边蔷薇科植物的迁移、增加灯光保障夜晚照明等具体工作。这和公园开展商业活动一样,每项变化的落实都需要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说。

相关新闻

学会声音

更多

规划动态

更多

规划会客厅

更多

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