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4个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总计311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涵盖大中小城市和东中西部区域。然而,纵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不难发现,目前成熟的城市运作机制尚未形成,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是什么,智慧城市到底需要“智”到什么程度?智慧城市运作机制究竟面临哪些挑战,又需要如何进行智慧城市运作机制创新?理性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对突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困境,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智慧困境
缺乏专业能力强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主体。智慧城市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批实力雄厚、专业化服务能力强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主体。目前这些主体主要有IBM、思科等跨国公司,本土企业数量不多,主要为电信运营商以及神州数码、太极计算机等IT服务商。国内多数企业转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时间不长,对政府,业主的意图领会不透,且一般仅专长于某一领域,对智慧城市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成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普遍不高。
智慧城市项目服务属性和商业模式不清晰。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多以面向大众的民生服务类项目为主。在这些项目的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哪些是公共产品,哪些是非公共产品;区分哪些项目费用该由政府承担,哪些由消费者承担;边界和标准尚不明晰。另外,哪些项目可以开展增值服务,开展何种增值服务,盈利点如何设计,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对于涉及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增值服务项目,主体该选择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仍有很大的争论。
市场的主体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参与不多。一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多方参与合作的平台缺乏,渠道不畅,很多企业无法参与。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特设职能部门负责智慧城市项目,如佛山东平新城的智慧城市项目由建委及其国有独资企业全权负责。二是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属性影响企业投资。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率先建设的大多属于公益性、民生服务类项目。例如,城市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地下管线智能化改造等,这类非营利性项目不适合商业化运营,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建设运营。另外,有的智慧城市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收益风险高,在盈利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很多民营企业往往不敢贸然投资。
1/3 | 1 | 2 | 3 | > |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授权事宜请邮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国城市规划网保留最终解释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城市规划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